摘要:佛教是研究“心”的宗教,在唯识学派中最明显。分析《大乘广五蕴论》的内在基因,探讨佛教心理学的特质。由认识过程引申出因果业力的连续作用,其目的在于阐释佛教中“因果业报”的存...
【特约稿·儒释道与传统文化】[摘要]“中”“中庸”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念之一。《礼记》里的《中庸》篇集中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中庸思想,其内容基本属于修道论和方法论范畴。...
摘要:文本变异是写钞本文化研究中常被提及的话题之一,从文献整理的角度来说,复杂的变异文本给传统的辑佚、校勘、训诂等学术方法带来了挑战。《释氏源流》编撰者释宝成在《康僧舍利》一段...
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它的起源、分布与传播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佛教的发展路径在时空上也体现着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塑造的特点。在田野考察的...
摘要:本文深切缅怀十世班禅大师光辉而又卓著的一生的同时,着重从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和民族平等几方面来阐述大师爱国爱教思想的传达方式,赞颂大师为维护祖国统一...
一、粟特文寫本簡介(一)德國吐魯番收藏及其研究成果絲路北道所發現的寫本主要分藏於以下四處:巴黎國家圖書館、聖彼得堡東方科學研究院、柏林吐魯番收藏部(分貯於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以...
摘要:华藏境界是华严宗所追求的宗教境界,也是中国佛家有代表性的审美人生境界之一。从佛教视角论,华藏世界之美:一美在华藏世界庄严绚丽之相;二美在华藏世界所蕴含的圆融无碍的深邃之理...
摘要: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在中国佛教史籍(僧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续高僧传》继承并创新了僧传的写作思想与写作方法,并将其经典化、规范化,使之成为传统,为后世“僧传”所遵从...
摘要:《坛经》是一部证迷、勘迷和破迷的经典之作。它以精深透彻的佛法义理再现了惠能的修行事迹和智慧言行,这是研究禅宗思想的重要依据。从词义角度来看,“迷”有“迷踪失路”和“误入迷...
摘要: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在其有限的生命岁月里,倾尽一生心血,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大业。他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和睦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宝贵精神财富。谨以此文简述...
【文化研究】摘要:《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人们,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打扫卫生整理环境,使自己的“意识纯净、思想正确”的过程,达到了这个“空”的标准,就会获得“阿诺多罗三秒三菩...
[摘要]二世章嘉活佛阿旺罗桑却丹所撰写的《菩提道次第教授口诀偈颂——遍智乐道》(以下简称《遍智乐道》)一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遍智乐道》虽然以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为...
【特约稿·儒释道与传统文化】[摘要]宗教的中国化包含了佛教中国化的命题。佛教中国化中,涉及三个基本的问题。一是佛教在政教关系方面,要有自觉的政治认同,与政府保持高...
佛经传译——中国早期佛教的重要内容——于中国早期佛教的启步和前行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佛经传译活动包括传与译两大部分,而两者密不可分。与佛教东来的路线一样,佛经东传也是循陆海两途。...
〔摘要〕伏虎禅师信仰文化发源于宁化、长汀,后传至沙溪、汀江和赣江流域,具有庞大的信仰圈和为数众多的信众,闽西客家区尤其突出。从闽西及古代南剑州的伏虎禅师信仰圈中不难发现,伏虎禅...
历史研究摘要:佛教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史。综观佛教在中国的历程,是适应、融合的历程。通过梳理佛教在中国汉地的发展史,探究了佛教的演变过程,并结合现今我国佛教存在的问题,探索佛教...
这几天,我和爸爸妈妈在绍兴游玩,离开大禹陵,我们便来到了东湖。进入景区,迎接我们的是一座小小的庭院。庭院里种着许许多多的蜡梅,一朵朵梅花就像一颗颗浅黄色的小星星,挂在纤细的树枝...
神话作为一种资源,它表现在诸多方面。美国心理学派神话学家坎贝尔认为,现代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缺少神话,应该用神话来抚慰人类的心灵。在他看来,神话是人们的安神药丸。中国在神话资源...
摘要:以西方心理学的视野透视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妈祖文化,发现妈祖文化的核心精神与西方高举“以人为本”旗帜的三大心理学派的思想精髓一脉相承。妈祖文化蕴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坛【主持人语】同为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就是它存在的活态性,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处于变化和发展中,研究和保护的难点和重点,是处理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