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显在师子国所闻佛钵经,改写了此前流传的佛钵传说,将之视为佛法住世的标志。其所描述的佛法兴衰过程,是移用早期佛教经典中关于“三中劫”的宇宙论描述,放入到释迦佛灭,弥勒下生...
摘要:“藏羌彝走廊”内民族众多,文化形态多样,并呈现和谐共存和睦共荣特征,是我国典型的多元文化汇集之地。道教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华文化、历史和民间习俗、民众心理等产生了广泛影...
[摘要]西王母在先秦两汉时代可谓最重要的神话人物之一,但文字文献和图像资料记载的西王母形象却截然不同,不仅体现在其信仰的社会阶层属性上,更指向图文记述差异背后特殊的思想观念和政...
摘要:著名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地位以及所做的贡献,学界已有相关研究,但关于利玛窦在华经济活动及其经济伦理观的研究,学界所论不多。利玛窦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耶稣会士...
[摘要]禅宗六祖惠能提出了“心”的本体论思想。该思想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心”造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心”即空。“心造世界”是指“人所生活的世界及其中万物是由人心创造的”。其义并...
摘要:宗教改革运动对近现代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全球史和跨国史的视角出发对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后果进行进行再审视,可以发现宗教改革在16世纪的勃兴与14世纪以来...
·哲学传统研究·摘要:中国佛教把心性问题的探讨提升至本体论的高度。“心体”“理体”是中国佛教心性论建构其形而上学体系时最为重要的思维层面。以心体为基...
摘要:当下藏传佛教向港澳台地区发展呈现蓬勃之势,逐渐与当地多元文化交融发展。传播发展动力除主要来源于文化交流之外,港澳台地区信众较为丰厚的经济捐助和供养能力是吸引和保障其传播发...
[摘要]在政治哲学史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正义理论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构成其合理性始终是争论不休的学术焦点。无论是伍德从法权意义上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正义主张,还是柯亨从自我所有权...
[摘要]清代广东省衙门档案中一件名为“一间修道院的财政账目”的档案,实为未知其名的寺院的财务档案,其中的财务记录体现了道光三十年该寺院以经忏为主的寺院经济结构。档案中的敦仁馆与...
[提要]美国比较宗教学家南乐山(Robert.C.Neville)采用主题分析法,以基督教过程神学的核心范畴“创造”、“过程”与大乘佛学的“空无”“因果”进行比照诠释,在佛耶比...
摘要:本文使用新发现的一手英文史料,通过梳理19世纪西方在华传教士对新旧印刷方式利弊的思考和评价,研究其引入现代印刷技术的动因。研究发现,19世纪在华传教士认为铅合金中文活字印...
王徵(1571—1644),字良甫,号葵心,皈依天主教后取圣名斐理伯(Philippe),卒后学者私谥端节先生。他是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人。明天启壬戌(1622)登进士第,历任广平...
暨南大学叶农教授整理的《耶稣会士庞迪我著述集》,于2019年4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共收录西班牙籍耶稣会士庞迪我(DiegodePantoja,1571—1618)中西文...
摘要: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教,积极倡导一种“新文学”形式。他们通过举行征文竞赛、创作和翻译传教士小说等方式来创造“新文学”。传教士所提倡的“新文学”与五四新文学具有相似之...
主题栏目:宋学研究[摘要]宋代僧道队伍中因为有诸多士人、举人乃至官员,其文化水平得以提升。法律规定,为僧道者须通过官方主持的严格的文化考试,出家后仍需终身钻研佛学、道学以及其他...
南明末帝永历的肇庆朝廷在16世纪,肇庆是许多传教士通向中国的大门。在这些传教士中,赫赫有名者有耶稣会士和先驱者罗明坚(MicheleRuggieri,1543—1607)、巴范...
摘要:牧云通门是明末临济名僧密云圆悟的嗣法弟子之一,临济下三十一世弟子,也是临济天童系的名僧之一,咸称“古南和尚”。通门是江苏常熟籍禅僧,儿时受父亲影响颇深。后通门在常熟维摩寺...
【摘要】满族萨满仪式以特殊的灵魂信仰为目的,以仪式中大量的艺术或“半艺术”元素(如着装、神歌与咒语、情节性跳神等)为呈现方式,来体现仪式与审美的文化契合;满族萨满借助仪式操作中...
摘要:隐元于清初从福建福清东渡日本,在日本开创了黄檗宗,并在宗教、文学、绘画、书法、建筑、音乐、医学、饮食等各个方面都推动了日本近代文化的发展,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