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社会正从软规则时代走向硬规则时代,其推动力量源于数据和算法。数据主义是21世纪的新宗教,数据自由是硬规则运行的前提。数据主义以产业发展与人类便利等“善”为由,呼吁数据...
摘要:功利主义试图将个人性的快乐利己主义与非个人性的普遍利他主义整合起来,并将其原则设定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批评者认为,普遍利他主义的非个人性无视个人自由与权利主张...
摘要:有一种观点认为,康德否认行为主体在两个非道德目的之间进行选择时有自由可言。亨利·E·阿利森反对这种解读,并基于其“结合论”观点,主张康德那里存...
摘要:传统哲学观认为,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道德责任。但对二者的概念分析却表明,在某些情境下,自由意志并非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实验哲学研究为这一观点的...
提要:道德社会,是个人、企业、社团、政府自觉于道德生活的社会。道德社会的灵魂是知德和行德,前者形成知善、知恶、知耻的公共诉求;后者呈现有责、有度、有止的公共规范。在知德与行德规...
摘要: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包含着深刻的正义吁求。发展与正义的关系远非可以用同质化的“收入”来简单地加以识别。正义既是发展的价值诉求,也是评判发展正义与否的标尺,发展既是...
[摘要]“个人”是现代性的核心命题,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所有努力莫不与之相关。个人主义是一种政治的、伦理的哲学思想,从晚清到“五四”,中国知识分子对个人的看法经历了从发现、萌动到...
摘要:在正义的问题上,西方历来存在许多不同学说,尽管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差异,但自由与平等普遍被看做正义的基本原则。本文从自由和平等两个角度出发:自由包括满足需要的自由,获取个人利...
哲学研究[摘要]西方主流学界设置的自由与必然二元对立架构扭曲了自由意志与自主责任的内在关联,把它变成了一个似乎无解的千古之谜。其实,依据自由意志内在遵循的人性逻辑,我们不难找到...
[摘要]在存在论意义上,自由是天赋存在权。在自然状态下,自由的法则就是丛林法则。进入人的社会,存在论意义的人人“有权如此”的自由,变成了生存论意义的人人有权“可以如此”和人人有...
[摘要]康德和伯林都曾区分过自由的两种概念: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康德主要是在伦理学层面、形而上学的意义上使用两种自由概念,且认为积极自由更能深入自由的本质,伯林则是在社会政治层...
[摘要]自由意志从奥古斯丁的论述开始之后直到康德确立了自由意志的核心地位,那么它意味着我们可以摆脱一切经验性因素而打通了自由与自律。如果在康德的语境下不同的自由意志不能相互对抗...
摘要:在马克思哲学的近德国古典哲学解释中,康德哲学对其影响并未真正地突显出来。事实上,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的康德,无论在理论理性中限制认识“自由”还是在实践理性中保证人的尊严...
【哲学】[摘要]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错误观念产生的问题要通过正确的观念来化解。以赛亚·伯林认为积极自由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积极自由观念往往会造成对自...
摘要:斯宾诺莎曾对关于人的哲学体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在其一生的探寻中,有关思想、心灵、自由的话题引起了诸多讨论。思想上的自由是广阔的,是不可阻碍的,它包括你的信仰、理论和你对任...
摘要:关于人的存在的二元论构想,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情感生活本性的理解。它使得众多情感理论都倾向于强调情感的被动性特征,允许人们(起码是部分地)放弃对于自身情感的责任。相反,萨特...
摘要:实践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重要核心概念,其理论背景和主要内容源自对德国古典哲学源头康德“实践理性”的扬弃。康德的实践哲学以道德律提出了道德实践观念,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论则...
【文学评论】摘要哈耶克的个人主义理论内容丰富、阐述新颖,它对后人具有方法论方面的指导意义。个人主义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精华。对个人主义的独特阐释,也预示着西方近代以来自由主义...
摘要:康德之所以伟大不光在于他异乎常人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一生关注的问题是人的问题,道德的问题,自由的问题。当康德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他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自由的失落,这是康德...
摘要:从《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可以得知,伊曼苏尓·康德(ImmauelKant)关于自由理论的阐释前后经历了从实践的自由到先验的自由的转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