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爱国:朱熹的“天地之心”:对万物的尊重与保护论文

    乐爱国:朱熹的“天地之心”:对万物的尊重与保护论文

    摘要:儒家讲人是万物之灵,朱熹进一步把人心称作“天地之心”,把人看作是万物的价值中心,在天人合一的意义上讲人的主体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的能动性,最重要的是人对万物的尊重...
  • 胡长海:朱熹“异端”观探微论文

    胡长海:朱熹“异端”观探微论文

    摘要:朱熹的“异端”观立足于宋代学术重建的历史境遇,它以申韩、杨墨、佛老为儒学“异端”,强调佛老为当时主要异端,批判佛老虚空寂灭,丧失对儒家人伦的躬行践履。同时,朱熹认为要排斥...
  • 张天杰:吕祖谦与张栻交游详考——兼谈南宋初年“东南三贤”之由来论文

    张天杰:吕祖谦与张栻交游详考——兼谈南宋初年“东南三贤”之由来论文

    [摘要]朱熹、张栻、吕祖谦并称南宋初年的“东南三贤”,其中吕、张交游学界尚无专论,然却是分析此学术共同体之由来以及内在构成的关键。特别是吕、张为期两年的严州、临安之会,当是学术...
  • 乐爱国:朱熹论性情、爱情与人情——兼论李泽厚以“情本体”对朱熹的批评论文

    乐爱国:朱熹论性情、爱情与人情——兼论李泽厚以“情本体”对朱熹的批评论文

    ·思想史研究·摘要:李泽厚以“情本体”的立场,以为程朱学派“用‘超越’的‘理’、‘性’作为管辖、统治具体人间情欲的主宰”,而事实上,朱熹讲“心”是主...
  • 肖溱:朱子哲学体系中的道家、道教思想渊源论文

    肖溱:朱子哲学体系中的道家、道教思想渊源论文

    摘要:朱熹是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不仅在宋朝备受关注,对后世的明、清二朝都有着深远影响。道教作为发源于我国的本土宗教,以先秦道家思想为发端,形成与佛教截然不同的宗教形式...
  • 钟小明:朱熹哲学中的“仁者爱之理”思想论文

    钟小明:朱熹哲学中的“仁者爱之理”思想论文

    ·哲学研究·摘要:“仁者爱之理”是朱熹哲学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朱熹对其作了十分深刻的阐述。朱熹突破了传统的章句训诂,更多地是从哲学本体论上,对...
  • 王立斌:东南三贤与鹅湖之会论文

    王立斌:东南三贤与鹅湖之会论文

    南宋孝宗乾淳时期有很优容的政治环境,是中国思想史上发展的一个巅峰阶段,朱熹有力推动了道学派的扩容。浙、闽、湘、赣四大门派,其中江西以陆氏兄弟为代表的心学已成雏形。因为心性各派的...
  • 陈永宝:殊途同归:论朱熹与严复救世思想的儒学回归论文

    陈永宝:殊途同归:论朱熹与严复救世思想的儒学回归论文

    [摘要]朱熹与严复在思想起源、发展路径及求道历程方面均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朱熹由早年出入佛老思想,后转至回归儒学;严复由早年赴英国留学,后将目光再次回到儒学本身...
  • 杨瑞荣:朱子后裔的武夷情怀论文

    杨瑞荣:朱子后裔的武夷情怀论文

    近几年儒学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各国学者开始用历史的眼光审视朱子及其思想,存精去芜,让其为当今时代服务。由于朱熹在武夷山著书讲学50多年,留下大批珍贵历史文化遗迹,使武夷山成为闽...
  • 金世贞:从生态哲学角度看朱熹之理生态主义论文

    金世贞:从生态哲学角度看朱熹之理生态主义论文

    摘要:王守仁直视朱熹理本体论的终极弊端,即等级秩序的固定化容易成为人类和人类自然支配统治的理念,而且过分执着于无作用性的观念上的理,很容易就有拒绝变化、丧失活力现场感的问题。气...
  • 中岛谅:日本的南宋后期陆学研究之概况论文

    中岛谅:日本的南宋后期陆学研究之概况论文

    摘要:近年,中国学者刘建立发表了一篇关于南宋后期陆学第二代传人的出色论文,题为《南宋后期的陆学》(《孔子研究》,2012年第2期)。该文中列举了当时陆学之代表人物,即浙东钱时与...
  • 吴瑶:从《性理精义》卷十“理气”部分看程朱一系对理气关系的论述论文

    吴瑶:从《性理精义》卷十“理气”部分看程朱一系对理气关系的论述论文

    摘要:《性理精义》卷十“理气”部分呈现了程朱一系几位重要学者对理气关系的论述。朱熹、黄干继承了程颐以形而上下作为理气不杂的区分标准,取代了程颢以形作区分的主张。黄干忽略了一阴一...
  • 王浦劬:陈亮功利思想辨正论文

    王浦劬:陈亮功利思想辨正论文

    【哲学研究】摘要:南宋时期陈亮与朱熹的义利王霸之辩,反映了当时事功政治思想的脉动。然而,学界对于陈亮功利思想的解读却存在偏颇倾向。科学准确地把握陈亮的功利思想,应该遵循历史唯物...
  • 刘倩:朱熹的官德思想简论论文

    刘倩:朱熹的官德思想简论论文

    摘要:朱熹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任地方官时,科学总结为官之道,形成其独特的官德思想。其主要内容有:轻徭薄赋,赈灾恤难;鞠躬尽瘁,莅职勤敏;廉明清正,秉公办...
  • 卢朝升:吕祖谦和处州吕氏论文

    卢朝升:吕祖谦和处州吕氏论文

    说到宋明理学,不能不说到浙东学派,说到浙东学派,不能不说金华的吕祖谦。而吕祖谦与丽水也有密切的关系。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
  • 徐艳兰: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论文

    徐艳兰: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论文

    内容提要细绎南宋及元明清学人对吕祖谦学术地位的叙述,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升—降—升”演变的趋势。而造成此现象的内在理路则是学统与道统这两大学术理路的角逐。吕祖谦得“中原文献之传”...
  • 刘思宇:朱熹经学的审美阐释论文

    刘思宇:朱熹经学的审美阐释论文

    [关键词]朱熹;经学;审美阐释;中国阐释学朱熹的经学阐释在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四书”学和“六经”学都可谓体系完备而精深,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经学阐释体系。对于朱子经学阐释的特...
  • 李俏:尊德性与道问学:朱陆工夫论进路论文

    李俏:尊德性与道问学:朱陆工夫论进路论文

    摘要:《中庸》中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传统观点认为朱陆鹅湖之会中各执一端:朱之“支离”与陆之“简易”;朱之“道问学”与陆之“尊德性”。该文认为就二者各自思想总体进路而言,...
  • 徐忻:浅论朱熹对“孔颜之乐”的三点诠释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徐忻:浅论朱熹对“孔颜之乐”的三点诠释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摘要:“孔颜之乐”的典故来自于《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之乐和其弟子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乐。到了宋明理学盛行时期,儒家学者们对“孔颜之乐”这...
  • 刘克兵:朱熹知识论建构的学术文化背景探析论文

    刘克兵:朱熹知识论建构的学术文化背景探析论文

    摘要:朱熹知识论的建构,是在一定的社会和学术文化背景下,应对时代问题而作出的思考与探索。其目标在于将世人从佛老虚幻的边缘拉回现实世界,同时促进儒学发展、实现儒学知识论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