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欺与欺骗不同。欺骗包括一个行骗者和一个受骗者,是一种二元结构,而自欺是只有一个自欺者的一元结构。面对自欺的逻辑矛盾,最常见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心理分割将自欺还原为二元结构。...
[摘要]汉代的经权思想以公羊学为代表,主张“反经有善”。《公羊传》在强调善的结果的同时又在手段上对行权进行限制。董仲舒则以“复正”释权,并且将动机纳入对行权的考量,对行权进行更...
摘要:程颐、苏辙作为北宋时期洛学与蜀学的代表人物,政治立场和思想理念皆有不同,尤其体现在《诗经》学方面,诸如《毛诗序》存废、说《诗》方法,亦体现在解经的立论依据上,这一根本性的...
摘要:朱熹诚信思想是其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儒学德性伦理形态。社会价值传统伦理学的继承和弘扬对构建当代诚信有一定的积极价值。文章在考察朱熹诚信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朱熹...
摘要:程颢、程颐世称“河南二程”,是理学的奠基人。自“二程”殁后,程氏义理之学几经波折,而后被学者认可。“二程”学说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吸收学者的个人理解,从而逐渐发展为儒学极为...
摘要:朱熹的理气说是其祭祀观和鬼神观的理论基础。在理气关系中,朱熹持理能生气、物死气灭(理生气灭)的观点。这种理气观使朱熹认为人死之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存作为鬼神或灵魂的材质,...
摘要:邵雍与洛学有着深厚和天然的联系。邵雍作为理学奠基人之一,基于先天六十四卦的基础,构建了新的宇宙观,突破了秦汉以来的解易模式。作为洛学奠基人之一,邵雍与主创洛学的二程有着近...
2018年12月6~8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召开。会议由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朱子学会、厦门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中...
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朱熹不但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为“集诸儒之大成者”,而且在法律思想方面也颇多建树且影响深远,故向来亦为治法史者所重视。目前在都兰县关于免耕播种技术的示范...
摘要: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他哲学思想中的核心,也是在南宋时期他对中国古代思想的总结。“理”学思想逐渐被为后世学者所重视。然而,对“理”学思想进行诠释和研究的过程中,近代的分科细...
摘要:唐末宋初的辟佛运动,导致两宋时期的佛教内部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呈现出以智圆、契嵩、宗杲等大德高僧采用不同的方式浸染儒典的现象。一般认为,这种背景对朱熹早期思想的形...
摘要:朱熹把《大学》的“格物近道”改进到“格物合道”,格物由“近道”理论转为“得道”方法;王阳明把格物作为道德修养的“得道”工夫;王门后学把格物作为切己的身心工夫,更加突出个人...
摘要:从生生到人本,体现出对复卦的认识,从“用”发展到了“工夫境界”。宋明的大儒们接受了王弼对于复卦引申义的阐述,但并没有赞同其将“无”视为复卦本体的观点,而是依据王弼对于天地...
【传统文化】摘要孟子以后,儒家的思想学说逐渐衰微,朱熹通过对儒家经典“四书”的解读开创了新的诠释系统,构建了庞大精密的儒学思想体系。其中,《孟子集注》加入了许多创新理学思想,是...
摘要:阳明心学是治疗当今社会癌症的一剂良药,但良药也需要慎用。首先它须是真药,不能为似是而非的假药。作为空口号乃至名利手段的所谓的“阳明学”,本身就是违背阳明精神的。其次良药也...
〔摘要〕作为理学命题的理欲之辨至今仍有重要的讨论价值。首先从批评新学、重塑新官学以及出入佛道、重建新儒学两个方面阐述理欲之辨的主要论旨,其次从理与欲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入手揭示理欲...
摘要:《朱子晚年定论》是王阳明为了宣扬其学说,以朱子之言论为自己的思想体系作论证的一部编著,同时也是研究会通朱熹与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在《朱子晚年定论》中,王阳明从朱子对往日之学...
·哲学研究·摘要:“天理民彝”是程朱理学在讨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礼法)体系时确立的一个元命题。朱熹认为,圣人因“天理”而制定的规则、确立的秩序,皆可...
[提要]牟宗三以现代主客二分的认知论把朱熹的“格物致知”诠释为“泛认知主义”,又认为朱熹以《大学》“格物致知”诠释《孟子》“尽心知性”,因而“尽心”是“认知地尽”,非孟子意。但...
【摘要】按朱熹的道统论,孔子以前是王者以道统相传,孔子以后的道统传人则不再是王者;另一方面,朱熹所说的正统是指政权的正统性,成为正统的条件就是统一天下并维持两代以上,对于道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