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豳风》与《秦风》同源豳地,本为“周之旧”。周公东征将自尊为“夏声”的“周之旧”东传,故谓“周公之东”。《豳风》及其东传,体现了周公与鲁国“纳上下于道德”“用夏变夷”的文...
[摘要]“商汤祷雨”与“周公代祷”分别记录了商周统治阶级向神明或祖先祷告之事,其主人公都有着为后人称道的资本,且各自都有以身代死等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共性情节,具有比较研究的可操...
摘要:孔子的道德自信源自周公礼制、黄帝和尧舜禹等先贤美德。变在因时损益,援“仁”入“礼”,扩大道德主体范围,主张道德优先;行在责任担当,愈挫愈勇,为政以德;传在有教无类,培植后...
摘要:“鲁学”是汉宣帝即位之初,韦贤等经学名臣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以为比较《公羊》“齐学”,作为“鲁学”的《谷梁》宜兴起。但在西汉中期的学术环境中,学者多数致力于“灾异学”的研...
摘要:《吕氏春秋》是吕不韦招集宾客而编写的著作,也是混杂综合学风的代表。其“贵公”篇继承先秦“公天下”思想,把周公当作“公天下”的典范,对其推崇备至;“当染”篇与《墨子&mid...
[摘要]一般来说,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孝养与爱敬,具体表现为温凊定省等仪节,善事父母即可称之为孝。而《中庸》则明确定义孝为“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践其位,行其礼,敬其所尊,...
[摘要]由于儒家在政治伦理方面存在理论困境,在一段时期内,并未对周公摄政、归政、杀兄等史事做出自洽的解释,因此造成了周公圣化的理论障碍,并在战国形成了孔子批评周公“非仁”“不圣...
【摘要】现存十五《国风》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早期中国的礼乐制度和政治文化传统。先贤以礼乐作为治理国家最理想、最有效的方式,古代君王往往将礼乐赏赐给有功德的诸侯,这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经豳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诗经,东山,周公,清华,窑洞,词义,主旨。诗经豳风论文文献综述尹荣方[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