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孟子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其中“养心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阅读《孟子译注》后,从《公孙丑章句上》《离娄章句下》和《尽心章句下》这些章节...
内容摘要:老子《道德经》揭示出的对立统一、发展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诸多启发。本文笔者谈谈个人看法。关键词:老子道德经辩证教育启示老子是一位睿智的哲学家,他用...
●人文新论摘要:君子之学是儒家人格修养思想的核心,既具有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层次的价值,又突破了一般道德教化的局限,具有神圣性和超越性。君子之学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人格修养...
摘要:社会治理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对中华...
·文化研究·【内容摘要】庄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当代著名哲学家钟泰先生以“学贯孔、老二家,而又益之以恣...
摘要:庄子和惠子,都是战国时期宋国人,是同时代的文哲大家。二人思想观点不同,前者是道家的一代宗师,后者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二人的身份、地位、人生追求和个人际遇也有很大差别,前者为...
摘要:《庄子》以寓言见长,其中“内篇”又是最重要的部分。围绕《庄子·山木》中的一则寓言,并联系“内篇”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庄子生存的社会概况以及其本人的描述和人...
摘要:绍兴名儒刘宗周(刘念台)曾一度醉心于阳明心学,并对阳明心学做过深入研究,撰写了《阳明传信录》。晚年,刘宗周结合四书的慎独诚意学,对其中年的良知学有所修正,并试图补救阳明后...
[摘要]当下中国正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重要课题。仁礼之学是儒家思想乃至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实现仁礼现代转化是建构当代中华文化中的应...
摘要:荀子与韩非都十分重视“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荀子之“法”来源于“礼”,以“礼法”并称;韩非之“法”源自“道”,称为“道法”。在“法”与人性的关系上,荀子“礼法”是通过“...
摘要:“德”,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达到“德”的境界?《论语》中给出了答案:“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三达德”一直是儒家思想...
摘要:“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构成。“中庸”思想一方面被继承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一方面又常被误解误读甚至受到批判。细读《论语》,“中庸之道”其实是由三重内涵的统一构成...
摘要:阳明心学无疑是近年来最受到热捧的传统文化符号,甚至有明显被成功学化、心灵鸡汤化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人重视...
摘要:阳明学研究的政治维度,呈现为三种形式:一是以王阳明之政治军事事功为中心的政治史考察;二是以阳明学所蕴含的理论品格、精神气质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三是以阳明学之核心概念、命题...
摘要:《周易》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影响。在《周易》中,圣人通过“观物取象”于整体直观中把握到事物本质之“象”,通过创设卦爻符号之“象”将其表现出来,再...
摘要:《老子》的核心关注目标是人君,“小国寡民”是基于人君如何治理天下而描画的社会蓝图。在这个构想里,削弱诸侯,使天下小国林立、诸侯丧失争衡天下的实力,是圣君治国的政治基础。而...
摘要:荀卿虽然是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家,但学界长期以来“扬孟而抑荀”,史料记载其生平较为简略,且多抵牾,尤其是荀子游齐经历,更成为诸家分歧焦点。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考察“秀才”“游...
摘要:在“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中,阳明提出了“即本体证工夫”和“用工夫合本体”两种为学路径,并强调二者相资为用。其弟子王龙溪在阳明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指出工夫不离本体,本...
摘要: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性就体现于劳动之中,所以劳动是人实现自由意志的过程。明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传统的社会等级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分化与整合,士商关系...
摘要:墨学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学在道德伦理、军事、科技、建筑、医学等领域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