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饰”字本非严格的学术概念,但《荀子》中却频频出现,且内涵不一,有在客观意义上作修饰解,有作对邪说奸言之掩饰解,但更多的是描述“礼”的文饰功用,即“饰别”与“饰情”。人、...
摘要:儒家管理哲学中的核心理念是强调以道德为主题,把提升管理者道德作为主要基础,以修齐治平的方式推动道德在组织中的影响,最终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在儒家管理哲学中提取其核心理念,...
李友广、王晓洁合著的《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一书(以下简称《传道与出仕》),由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11月正式出版。作者运用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
摘要:作为一名卓越的生态学者和汉学家,玛丽·伊芙琳·塔克对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均有深入的研究,她认为,中国儒家与道家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这些...
摘要《易经》是群经之首、百家之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易传》是对《易经》的哲理诠释。在《易传·系辞》描述中,人和万物都是由天地化生而成。人类社会文化也发端...
摘要:用正态近似法,对《周易本义·筮仪》作概率分析,针对《左传》《国语》筮例,利用多项分布的概率分布律求得分布拟合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3412,大于0.05。结...
摘要:儒家的真道统应该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子夏、穀梁子、荀子、孟子。由于孟子是从子夏、穀梁子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重建了子思之学,所以...
摘要:儒家的中庸思想既是一种高效、深邃、科学的人生哲学,也是一种充满中国智慧的方法论。基于此,从思想内涵、孔子的阐释和具体应用等三个方面来探求中庸的思想精华和普世价值,以便人们...
在《论语·学而》第十五则中,子贡引用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生动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教诲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言语效果,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孔子说可以...
摘要:程颐、苏辙作为北宋时期洛学与蜀学的代表人物,政治立场和思想理念皆有不同,尤其体现在《诗经》学方面,诸如《毛诗序》存废、说《诗》方法,亦体现在解经的立论依据上,这一根本性的...
【摘要】在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的语境中,德和福分别是形上价值和形下价值。对德和福的区分是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佛教的传入得到强化。中国传统的德福平衡思想,对于个人而言,有...
一、有关活动与著作中的张竞生出生年月日张竞生,原名张江流,学名张公室,因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的影响,赴法留学自己改名为张竞生,广东省饶平县浮滨大榕铺村人,中国近、...
摘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通过分析中华经典诵读的审美诉求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血脉联系,论证了新时代...
摘要:朱熹诚信思想是其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儒学德性伦理形态。社会价值传统伦理学的继承和弘扬对构建当代诚信有一定的积极价值。文章在考察朱熹诚信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朱熹...
摘要:《大学》是圣人教化之学,更是君子修身之学。《大学》首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说是儒家的一种追求,也是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本着以经释经的...
摘要:儒家君子人格蕴涵着浓郁的道德精神,是儒家师德的修养目标。从理念层面,它以追求仁道为价值旨归,以合于天命的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从规范层面,它以“有教无类”为基本原则,以“学而...
摘要:清华简《保训》以文王训诫太子发之形式叙述先秦“中”之传授谱系,学界多有讨论。今重新解读清华简《保训》文本结构与思想内涵,可见此篇中文王所述“中”之传授分为两部分,各有明显...
摘要:“仁”与“孝”皆是儒家强调的重要德目,对二者关系有不同解读。王阳明继承了宋儒以“体”“用”解释“仁孝”关系的做法,认为“孝”是“仁”体之用,而体认万物一体之“仁”需从对父...
摘要:“君子以致命遂志”,不同学派所看重的“志”不同,相应的如何“遂志”也是不同。从《论语》一书中谈及何谓“遂志”与何为“遂志”。在《论语》中,“遂志”中的“志”指“志于道”,...
摘要:乾嘉前后,在《荀子》一书获得充分校释、整理的同时,学者对于荀子之生平事迹及学术源流亦开始进行了考辨,这突出地表现在汪中(1744-1794)身上。汪中的荀学考辨工作不仅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