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岂之:在《宋明理学史》(修订版)发行仪式上的发言论文

    张岂之:在《宋明理学史》(修订版)发行仪式上的发言论文

    谢谢学校有关方面和西北大学出版社共同筹划今天的学术会议,举行和报导外庐先生、汉生先生和我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修订新版的出版发行活动。一、为什么举行《宋明理学史》修订版发行仪式?...
  • 陈光连:荀子公平思想探析论文

    陈光连:荀子公平思想探析论文

    摘要:公平是荀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公平思想的提出更多地是为了维护社会的伦理秩序,使整个社会价值系统运行有序,严防失序和僭越现象的发生。荀子所言的“正”在价值观上指的是正直...
  • 萧平:“道”是无情却有情——老庄情感哲学初探论文

    萧平:“道”是无情却有情——老庄情感哲学初探论文

    摘要:情感是老庄哲学中的重要主题。一方面,老庄倡导“无情说”,老子讲“圣人不仁”,反对以私情去干涉百姓的生活,而应任自然;庄子提出了“人故无情”,主张人应当超越外物的限制,不以...
  • 任国杰:《易经》“共同体”与“君子社会”思想同源、并存论论文

    任国杰:《易经》“共同体”与“君子社会”思想同源、并存论论文

    摘要:国学之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六经”,群经之首乃是《易经》。先圣制易所采用的“取类比象”方法本身已具有寻求“共同体”的意识,后圣“依形铸法”则是名副其实地为社会打造大的...
  • 卢宝玉:孔子隐忍观的认知与践行论文

    卢宝玉:孔子隐忍观的认知与践行论文

    □哲学与文化思想研究摘要:面对礼坏乐崩的社会状况,孔子舍小我以匡扶正道,赋予其隐忍思想丰富的意蕴,至少有容忍、忍让、忍辱、克制、舍得等内涵。孔子不忍百姓在人心不仁、尔虞我诈中相...
  • 朱婧:探索《老子》的生态哲学论文

    朱婧:探索《老子》的生态哲学论文

    【摘要】《老子》也被称为《道德经》和《道德真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家哲学思想。文章以《老子》为研究背景,首先探讨了其中的生态哲学依据,其次分析了生态哲学基本要求,最后以《老子...
  • 王晶:徐复观对《大学》“诚意”章的诠释与发展论文

    王晶:徐复观对《大学》“诚意”章的诠释与发展论文

    摘要:徐复观研究“诚意”思想,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意”如何在行为中发生作用。基于此,他将“诚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意自身的坚持,就是正其端绪;第二阶段由意的坚持贯彻于行为之...
  • 林春香:共同价值的普遍性:文化哲学的思考论文

    林春香:共同价值的普遍性:文化哲学的思考论文

    [摘要]共同价值作为中国提出的、面向世界的价值观念,其在推进现代化、促进全球化、保持文化整体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价值是总体现代化观念的集中体现;共同价值“和而不同”的核...
  • 易则成:论《周易》之阴阳五行观论文

    易则成:论《周易》之阴阳五行观论文

    摘要:本文立足于《周易》原典原貌追本溯源,重点对《经》中的阴阳和五行观念进行深入讨论;对原典的相关内容作了全面梳理。结论是:“刚柔相推之理”是易经的根本理论基础;“五行生克”观...
  • 宋晓宇:从“知其不可而为之”看孔子的理性精神论文

    宋晓宇:从“知其不可而为之”看孔子的理性精神论文

    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天命论可被认为是其思考天人关系问题的基点。在孔子之前,天命的概念从殷商时期带有人格神意味的上帝之天转向了西周以后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的命运之天。而在孔子...
  • 徐明英:论《七发》的道家文化内涵论文

    徐明英:论《七发》的道家文化内涵论文

    摘要:《七发》结尾处陈述“要言妙道”的诸方士是一个道家养生大师群体,道家养生论是《七发》之要旨;全文以道家逻辑结撰全篇;其篇章线索取法庄子《逍遥游》。《七发》的道家文化内涵是枚...
  • 施敏发: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启示意义论文

    施敏发: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启示意义论文

    摘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贯通知与行,规避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两种弊病,这对当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启示意义。在“知行合一”这一话语体系下,根据时代需求,吸取王阳明的伦...
  • 陈志雄:《管子》四篇身心修养论相关命题探赜论文

    陈志雄:《管子》四篇身心修养论相关命题探赜论文

    管子研究摘要:《管子》四篇认为,精气是生命的本源,宇宙万物皆是由气化而生成的。在此基础上,其所创造性提出的“白心”“处虚素”“节欲”“守敬”等新范畴、新命题极大地丰富了黄老道家...
  • 苗圃:朱熹解《易》方法之“理一分殊”论文

    苗圃:朱熹解《易》方法之“理一分殊”论文

    摘要:“理一分殊”是朱熹易学思想的核心。朱熹用这一方法来注解《周易》,他指出应通过占筮,根据不同的卦爻辞,推出义理,不得脱离占筮而直言义理。朱熹解《易》的方法,即是通过“分殊”...
  • 王素美:论许衡理学思想的特点论文

    王素美:论许衡理学思想的特点论文

    论许衡理学思想的特点王素美(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摘要:中国哲学自孔孟以来就以为世事人生服务为立足点,可是自北宋以来新儒学的产生,却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局面,这种新儒学,...
  • 肖芬芳:天人观视域下对叶适思想的考察论文

    肖芬芳:天人观视域下对叶适思想的考察论文

    摘要:叶适在面对佛老之学对儒学的挑战这一现实问题时,并不在儒学外部与佛老角胜负,而是通过判别儒学中驳杂的佛老概念,来坚守儒学的纯粹性。叶适对驳杂概念的判别方法来自对儒学本源的历...
  • 邱忠堂:《正蒙释》合刊及其著者高攀龙与徐必达研究论文

    邱忠堂:《正蒙释》合刊及其著者高攀龙与徐必达研究论文

    【关学研究】摘要:《正蒙释》是明代儒家学者高攀龙和徐必达著作的合集。遵循“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对高攀龙和徐必达其人、其学和其书逐一加以考察,进而探寻高、徐二人在《正蒙》研究上...
  • 杨晓峰:儒释道宽恕思想的文化蕴涵论文

    杨晓峰:儒释道宽恕思想的文化蕴涵论文

    [摘要]宽恕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西方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直占据宽恕研究的支配性和权威性位置,而国内对于宽恕的研究却相对较为匮乏。宽恕,这一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概念在中...
  • 吴文南:阳明学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论文

    吴文南:阳明学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论文

    阳明学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阳明学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吴文南(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要:阳明学是一种实学,往往在社会转型期兴起,它强调“知行合一”,已成为新儒...
  • 杨海文:荀子与先秦儒家的“共同体关联”论文

    杨海文:荀子与先秦儒家的“共同体关联”论文

    摘要:既然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其共同点肯定多于不同点。考察荀子与孔、孟之间的关系,有可能看到他们更多的相同,进而就能证明孔、孟、荀作为先秦儒家共同体的命题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