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己与立人:孔子“仁学”思想新探立己与立人:孔子“仁学”思想新探郑济洲(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福建福州350001)摘要:孔子的“仁学”思想兼具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
[摘要]老子和孔子大体生活于同一时代,承受相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即源于上古巫祝文化的三代,尤其是宗周礼乐文明;遭逢并应对着同时代的社会问题,即在礼崩乐坏的现实条件下怎样重构社会秩...
摘要:从文艺的功能角度来考察《吕氏春秋》“生”“义”以及“乐教”之美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吕氏春秋》的文艺功能论思想是在儒道墨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君主“治国”“治身...
【儒佛道与地域文化】主持人:李承贵[摘要]先秦儒家以“天下为公”为自己的政治设计的价值取向,当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宝库的可贵财富。但是其所设计的制度安排包括“为政以德”与“汤武革...
百余年来,中国传统哲学一直面临着如何通过调适、转型而获得新生的问题,重新认识、理解与评价中国传统哲学正是学者们为解决此问题而做的努力。哲学是反思的学问,我们必须追问:百余年来重...
道家篇(三)《吕氏春秋》里说:“老聃贵柔。”那么,从领导艺术的角度看,老子的“柔”,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柔”在心理上,就是以柔克刚。学生阅读课文,体会罗丹修改塑像时的...
【关学研究】摘要:关学传承发展需要注意陕西、关中地区的学术思想和他们在陕西以外地区发展的关系,两者不能偏废;需要注意关学传承发展的普遍形式和地域独特规律的关系问题,两者体用不二...
摘要:邵雍是北宋时期“五子”之一,其创立的先天象数易学图式,与周敦颐的太极图式相比较,具有更加精细的结构和内容,用数理推衍展示“道”“理”思想,其思想体系自成体系、更为博大。邵...
论孔子情礼思想的逻辑关系论孔子情礼思想的逻辑关系张华林(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重庆404020)摘要:孔子重情,强调“直情”,但反对“直情径行”。主张以礼约情,情礼结合。提倡“...
摘要:孔子的人性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中,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见仁见智。本文立足《论语》文本,以此章为核心,采取语义学分析以及以经解经的研究方法对孔子人性论...
摘要:“鲁学”是汉宣帝即位之初,韦贤等经学名臣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以为比较《公羊》“齐学”,作为“鲁学”的《谷梁》宜兴起。但在西汉中期的学术环境中,学者多数致力于“灾异学”的研...
摘要:“道”这一概念在《庄子》中存在着诸多看上去相互矛盾的性质,比较突出的就是“道”的可知与不可知的矛盾。这样的矛盾给对整个庄子哲学体系的解释,尤其是对“体道”这一概念的解释带...
摘要:《庄子》中的“技”与当代中国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在内涵上高度契合。《庄子》中对“技”的表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放下机心、“以天合天”,“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忘适之适”“道...
“四书通讲”(一)“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经典。一般认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子、子思、孟子,故又被称为“四子书”,简称“...
摘要:纵观《庄子》内七篇文本,庄子哲学中“身”这个范畴呈现为结构与过程相统一的双层意蕴。“身体”概念的“裂变”使得“形”与“心”成为“身”重要的义界。庄子既要存“形”,使之群于...
摘要:就天人关系而言,孟子主张以“诚”为纽带实现“天人合一”;就人与万物关系而论,孟子提出“仁民爱物”之说,肯定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就生态保护策略而论,孟子主张“寡欲”“养气”...
摘要:方东美在论述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时,认为儒、释、道三派会通之处便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他另辟视角,由三家均肯定“人性可使之完美性”出发,提出了“人格超升论”,并且认为,儒、...
■皖籍文獻專題摘要:該文對方苞經學著作十種主要内容、版本和特點等依次勾稽提要,可備相關研究之需。關鍵詞:方苞;經學著作;提要一、《朱子詩義補正》《朱子詩義補正》八卷,清乾隆三十...
摘要:若论儒家“六经”之学对诸子百家的影响与启迪,儒家“六经”学术在前,是整体性的;而“百家之学”,则是儒家“六经”学术散于天下以后才兴起的。所以,“百家之学”在儒家之后,相对...
摘要:熊十力的体系承继阳明心学而来,然有所取舍,一方面,取阳明心学,另一方面,受其时新儒学的时代性影响,对中国哲学中未受重视的民主、科学的开出也有所关心。熊先生晚年写《原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