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发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成为一种留存历史的重要方式。东藏文化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分支,对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宗教、经济、文化、艺术的发...
摘要:文章对尼泊尔加德满都博达纳大佛塔为中心的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极具代表性的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各派寺院的教学体制、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的调查...
摘要:隋唐佛学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股佛学思潮源自佛教在中国的深远传播。魏晋时期,随着玄学的兴盛和发展,佛教在吸收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一些精髓之后,一股大的哲学...
LinFeiFaxian:TheFirstPersonof"OneBelt,OneRoad"-Discussingwith"TimePeople&...
摘要:本文以藏传佛教寺院在加德满都盆地博达纳佛塔周围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藏传佛教在加德满都盆地传播以及对藏裔族群社区形成的影响,认为从古至今中尼藏传佛教间存在传播...
摘要:道安出生于312年(西晋永嘉六年),逝世于385年(前秦建元二十一年)。道安用自己的一生,为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的近400年的历史做了一个总结,并为佛教在中国的进一...
摘要:本文以1980年代以来的学术成果为研究对象,梳理传教士形象的不同研究侧重,综述该时期传教士形象判定,以期为当下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文化交流;1980年代...
摘要: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洋”入“新”、“三自爱国”、“左”和“极左”到拨乱反治的历程,中国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政治生态的稳定、中国社会发展...
一、岭表丛林:僧以寺名,寺因僧显在东汉、三国之交,佛教已传入广州地区,为全国当先。据记载,“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佛经翻译家安世高于东汉建和元年(147)来中国,就是由海路到广州,...
内容摘要:现代知识建立在实证科学和学科分类的基础上,以分析、综合和归纳等方法,遵循着逻辑思维的求知路径划定了自己的问题域,既吸纳又排斥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凤凰作为神话和原始文化中...
内容摘要:妙善传说是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民俗叙事,将各个观音道场联结起来,并与南海观音信仰体系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构成了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空间谱系。空间谱系突出了信仰的整体性和互动...
摘要:嘛呢堆在藏族历史、艺术、民俗及环保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灵石崇拜所承载的不仅是藏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很大意义上体现了“创造和谐社会”“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的文化...
摘要:藏文高僧传记蕴含着深刻的宗教内涵,是毋庸置疑的。同时,高僧大德也往往是一个时代政教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于他们生平的记载,通常也与当日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相关,因此,高僧...
摘要:支扎上寺是一座在青海藏区发展起来的专门研究佛教学术的新兴寺院。本文就支扎上寺的寺院经济活动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与介绍,并对寺院经济与信众的宗教活动等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关键词:...
摘要:松赞林寺作为云南藏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之初得到五世达赖喇嘛和康熙皇帝的支持,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云南藏区政治、经济中心。松赞林寺自始建以来,寺院经济呈现出收入来源广泛...
桑吉东知(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摘要:本文对近百年来(1916~2016年)国内外敦煌藏文写本《大乘无量寿宗要经》的整理研究进行了学术史回顾,总结已有成果呈现出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为民间信仰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民间信仰也借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获得了长期以来所谋求的合法身份。马坞乡九宫八卦灯会是以祭祀求雨、演戏娱神为主...
摘要15世纪初,年麦·西饶坚赞以自己创建的曼日寺为根据地,对苯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文章从历史背景、改革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此次改革及其苯教的转型发展问题,认为改革在制...
内容摘要:考察了中国天台宗关于《观音经》(《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注释书《观音玄义》《观音义疏》《法华文句》之《观音品》注的内容。对佐藤哲英、平井俊荣所说...
提要:晚清民國時期蒙陝邊界帶的“賠教地”問題,始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鄂托克旗爲償付聖母聖心會(CongregationoftheImmaculateHeartof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