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体人类学视角为理解凉山彝族毕摩、苏尼的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提供了新维度。以身体实践为基础,毕摩、苏尼形成了“毕”与“尼”的身体技艺区分。以“毕此”和“尼症”为基础的毕摩...
【摘要】使用铜鼓的族群在鬼魂崇拜和祖先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丧葬仪式。对考古实物及丧葬仪式实践的解读、文化功能的分析以及对铜鼓所包含的意象维的整体考察,均表明了铜鼓是彼岸祖灵世界...
摘要:生命树是自然界中万物蓬勃生长,永久长生的象征,其地位至高无上,彝族对生命树的崇拜历史悠久,认为生命树中居住着神仙或精灵,还具有通神、通灵和通天的功能。生命树是彝族人心目中...
摘要:农村“随礼”是村民维系人情往来的重要方式,早已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事实,得到海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本文基于对云南省某彝族村落的田野调查,结合既往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的理论...
摘要:田野工作是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范式中不得不涉及的环节。对于已经研究过的田野点进行跟踪调查,国内学者一般称其为“田野回访”,西方学者则将其称为“田野再研究”。通过回顾中国民族...
摘要:基于大量的实际调查数据,阐述了凉山州彝族包办婚姻的现状,并通过对经济、教育、交通等各方面因素对彝族包办婚姻进行了原因分析,同时揭示了包办婚姻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弊端,最后对如...
摘要:人类学关于回族特殊性族群的研究经历了从过去关注其“特殊”到当下关注其的转变,近些年来常常被表述为是一种“边缘回族”。然而,现代民族并非是不存在历史逻辑的,反之会忽略掉在民...
从昆明西北方向再往北,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这里,生活着彝族支系罗婺人。罗婺是一个拥有千余年历史文化的彝族部落,其后裔居住在武定、禄劝一带600余年。至今,罗婺人仍保留了古老...
[提要]感觉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人类的感觉器官是一样的,但是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表述却有可能不同。通过研究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认识与表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划定族群之间...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集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效应,楚雄,彝族,戏剧,能源,产业,高精尖。聚集效应论文文献综述写法邹菊[1](2019)在《紫溪镇...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角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角色,彝族,乡村,逻辑,移风易俗,礼俗。文化角色论文文献综述写法陈洪友,李扬扬[1](2019...
摘要:红河彝族尼苏颇支系盛行招村寨魂、招生魂、招亡魂等传统风俗,集中反映了红河彝族“灵魂不灭”的灵魂观念,在维护彝区稳定、社会和谐、个体幸福方面曾发挥着道德控制、组织控制和文化...
摘要: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研究彝族的尼木挫毕,但鲜有学者对仪式中的生殖崇拜象征做系统的研究。彝人自古以来盛行祖先崇拜,重视人口繁衍。祭祖送灵的尼木挫毕仪式是彝人祖先崇拜的核心仪式,...
摘要:自清末以来,“迷信”一词便被用以指代传统的民间信仰,并被视为“科学”的对立面,“文革”时期还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破四旧”活动。由于这段历史的原因,不少文化主体没有应有的...
摘要:图腾崇拜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是民族繁衍发展的关键元素,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滇、川、黔彝族以“罗罗”自居,自命是虎族的后代。在彝族文化中,虎是天地之源,是虎造天...
摘要:在多元一体格局中,从历史、语言、文化等视角探讨羌族和彝族的渊源关系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不过,以宗教的经咒为切入点来进行比较研究的,还不是很多。对羌彝敬神经咒文化内涵的比较研...
摘要:选择凉山彝族毕摩文献(译:《杉林神女经》)作为研究对象,将文本叙事与原型象征结合起来分析,进行了文化学的阐释。《杉林神女经》不同于作家文学,也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民间文学,...
[摘要]通过对中国彝族“尼木”仪式和韩国韩民族“洁净祭”仪式的含义、程序与功能进行对比后,发现二者形式差异和性质相同。仪式差异点:彝族“尼木”仪式是两个父母去世后才进行,而韩民...
摘要:“藏羌彝走廊”内民族众多,文化形态多样,并呈现和谐共存和睦共荣特征,是我国典型的多元文化汇集之地。道教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华文化、历史和民间习俗、民众心理等产生了广泛影...
[摘要]抗逆力是个体在逆境中利用各种资源克服困难,达到良好适应的潜能。困境儿童的抗逆力是教育者引导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优势视角下,大凉山困境儿童拥有自身的主客观优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