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丽金:浅析儒家古典诚信思想及其现代转型论文

    高丽金:浅析儒家古典诚信思想及其现代转型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诚”和“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伦理形态。这种概念与现代“信用”有许多本质上的差异。要实现其价值的现代化,就必须改变其“人情”社会的特殊性...
  • 张庆利:新视角·新开拓——杨树增、马士远《儒学与中国古代散文》印象论文

    张庆利:新视角·新开拓——杨树增、马士远《儒学与中国古代散文》印象论文

    摘要:杨树增、马士远《儒学与中国古代散文》全面审视了发展的儒学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影响,以新的视角开拓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其视角之新,在于作者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萌芽、形成及阐释中与...
  • 桑延海:孟子、荀子和董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论文

    桑延海:孟子、荀子和董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论文

    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中国秦汉之前儒学史中,天人关系的主要代表有孟子的“天人合一”、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董子的“天人感应”思想。三子说法不一,但都...
  • 苏祖祥:修辞·民俗·象征:诗意栖居的表里互证论文

    苏祖祥:修辞·民俗·象征:诗意栖居的表里互证论文

    在“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的影响下,在“修辞立其诚”的泛道德主义目的论的支配下,修辞似乎成为巧言令色、巧舌如簧的代名词,于是人们只追求“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
  • 陈兵: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看劳动和闲暇的关系论文

    陈兵: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看劳动和闲暇的关系论文

    【哲学研究】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主张人的劳动有塑造自我和创造历史的意义,而日常生活则是人民创造历史的现实基础。但马克思只肯认了日常生活的基础性意义,没有注意到家庭人...
  • 杜海涛:《图象几表校注》书评论文

    杜海涛:《图象几表校注》书评论文

    摘要:彭战果先生的《图象几表校注》一书,对于《图象几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该校注本资料详尽,考据清晰,校注者说明了大量文本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注解大量不易理解的字词和理论、...
  • 张雅凡:从“侍坐”篇看孔子生命美学之超越性论文

    张雅凡:从“侍坐”篇看孔子生命美学之超越性论文

    摘要“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字数最多(共有三百九十三字)的一篇文章,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讨论人生的一次场景。面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不同回答,孔子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从...
  • 李清泉:孔子自画像论文

    李清泉:孔子自画像论文

    孔子没有因为历史的变迁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是总以他独有的色彩伴随着时代前行。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对于孔子其人,后人通过各种史料进行了想像和刻画。有...
  • 韦子韵:孔子“礼乐为教”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设想论文

    韦子韵:孔子“礼乐为教”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设想论文

    摘要:孔子宣扬“礼乐为教”思想,“礼”即用礼仪来规范人的外在会化程度,提升国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国人的民族自尊与自信行为,“乐”即用雅乐来涵养人的内在品性。将“礼乐为教”...
  • 王善铭:庄子对老子认识论的批判思考论文

    王善铭:庄子对老子认识论的批判思考论文

    摘要:认识活动是从主体到客体的过程,目的是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按照西方哲学的观念,认识活动不应该有价值参与,即,在认识过程中不能把主体的利益、情感、道德、需求掺杂进去,排除价值...
  • 周丽楠:“无为而无不为”之意涵及其有益借鉴论文

    周丽楠:“无为而无不为”之意涵及其有益借鉴论文

    由于老子生活年代久远,其思想也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后人的补充和完善,但也导致老子原本的思想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有所变化。吾辈多将老子之“无为”解为不为或无所事事,更是将老子之“无”与...
  • 陈亚:《论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别论论文

    陈亚:《论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别论论文

    国学研究摘要:《论语·里仁》篇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一语,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儒家思想命题。“仁者”与“知者”两语常在“性”“用”以及“功”三个方面表现出明...
  • 刘广浩:荀子“由行致知”知行观及其历史价值探析论文

    刘广浩:荀子“由行致知”知行观及其历史价值探析论文

    [摘要]知行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范畴,古代哲学家的知行观特别是荀子的由行致知的知行观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荀子的知行观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行先知后、由行致知,行为目的、以行验...
  • 储雨邹: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论文

    储雨邹: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论文

    摘要:本文以时间顺序展开,从殷周时期到孔子时期到汉代,对“礼乐为教”思想进行探究,就“礼乐为教”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为主题进行举例说明,以孔子时期“礼乐为教”思想的演化为重点,并...
  • 罗大伦: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论文

    罗大伦: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论文

    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知足者常乐”。确实,容易知足的人会比较快乐。除了快乐以外,老子在《道德经》里还说“知足者富也”,是说如果我们知道满足,我们就会进入一种心灵富裕、富有...
  • 王凤:浅析《论语》中的孝论文

    王凤:浅析《论语》中的孝论文

    【摘要】众所周知,“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有关的文字记载来看,“孝”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西周到秦汉,“孝”经过了孔子、孟子、曾子、荀子与《孝经》的发展和完善,意义逐渐扩...
  • 宋明霞:儒家思想与现代服装设计研究论文

    宋明霞:儒家思想与现代服装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渗透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诸多领域,对整个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题通过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影响以及儒家思想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以...
  • 尹秋月:从四方风卜辞看五行学说的发生论文

    尹秋月:从四方风卜辞看五行学说的发生论文

    摘要:现存的甲骨卜辞中有两篇记录了四方之名及其风名,体现了殷商时代的方位观和季候观的形成,蕴含着殷人的四时五方思想,奠定了后世五行学说的思想基础。同时,四方风卜辞中也孕育着音乐...
  • 陈明:序杨莉《民国时期天津文庙研究》论文

    陈明:序杨莉《民国时期天津文庙研究》论文

    序与跋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稍后,他又在《我们是谁?》中强调了美国的基督教文化认同。这些著作的独特视角被“9&mid...
  • 王亚明:论语的“学而习”对患者的疗愈作用论文

    王亚明:论语的“学而习”对患者的疗愈作用论文

    我们医院有位德高望重的心内科老专家叶绪锳教授,今年94岁高龄,身体康健,精神矍铄。新中国成立那年,她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今年行医整整70载,行医历程与共和国同龄。近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