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世界”的解释突破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传统理解,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这首先体现在世界中的存在者不是物的集合,而是用具彼此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
摘要:海德格尔的《康德书》主旨是要通过对康德的独特诠释,来为自己的基始存在论提供一种“历史导论”。他的诠释分三个层次进行,在最关键的第三层次里,海德格尔在树立超越论想象力的根基...
摘要:在马克思哲学的近德国古典哲学解释中,康德哲学对其影响并未真正地突显出来。事实上,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的康德,无论在理论理性中限制认识“自由”还是在实践理性中保证人的尊严...
摘要:在康德的建构主义认识论中,由于知性源始的客体化活动对时空的规定作用,时空成为人类用来间接地与物自身产生关联的一种认识手段而具有曲行性特征,康德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对时空的...
摘要:本文在康德界定的宗教概念的前提下对其哲学释经原理进行分析。神学学科与哲学学科之争是值得探讨的重要内容,它表明坚持以启示和认信为基础的神学学科和以理性和道德行为为基础的解释...
摘要: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同一性的批判,阿多诺认为当时的文化具有商业化、标准化、欺骗性和操控性等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中也有所表现,并...
摘要:关于康德的法权学说与道德学说的统一,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法权原则源于道德法则,因而两个学说相统一。但相应的反驳认为法权原则独立于道德法则。另一种观点认为,法权原则与道德法则...
摘要:哈贝马斯提出商谈原则来建构普遍规范,其中商谈原则提供普遍规范的形式,而自我和他者商谈的结果提供普遍规范的内容。然而,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受到“商谈两难”的质疑,如果商谈原则...
摘要:在康德宗教哲学中,当人们面对根本恶时,是主动进行道德自律以改恶向善,还是被动等待上帝的恩典的协助,这是一个问题。目前学界为了说明恩典与道德自律的关系,主要从理性宗教视角将...
摘要:康德的“道德政治家”和柏拉图的“哲人王”都在促成各自理想政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在哲学本体论、政治实践的基础和正义原则上存在差异。哲学家与政治结合可以通过强结合模...
[摘要]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性人物,其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哲学继承了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哲学定位,但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特征转变了主题,又对其进...
【主持人语】诗人裴多菲说,为了自由,生命和爱情都可以抛却。但如何理解自由,怎样将自由权应用于社会生活当中,在这些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康德的相关论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思想...
【摘要】如何看待认知的合理性并为其建构可靠的基础与根据,是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一直探寻的主要问题。笛卡尔和洛克通过知识之可靠性根据的建构,在现代早期重启了认知合理性问题的讨论。洛...
摘要:笛卡尔的“心物学说”由“心物区分学说”与“心物统一学说”组成,从而得出了“我思”的确定性特征,开创了近代的主体哲学。而胡塞尔现象学与笛卡尔哲学的关系历来分两种路径:一派认...
庄子“天籁”研究综述庄子“天籁”研究综述范根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天籁”现常用于指自然界最美妙的音响,由此引申为对于音乐、文章、作品最好的赞美之...
[摘要]同异之辩是后期墨家关注的问题,以异定义同的辩证逻辑是墨家对中国名学的独特贡献。重新审读《墨子·尚同》诸篇,在自下而上“一同天下之义”的过程中,同样分化出“...
摘要:纵观《庄子》内七篇文本,庄子哲学中“身”这个范畴呈现为结构与过程相统一的双层意蕴。“身体”概念的“裂变”使得“形”与“心”成为“身”重要的义界。庄子既要存“形”,使之群于...
作者简介:郭齐勇,1947年生。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1981年考上硕士研究生,师从萧萐父、唐明邦、李德永教授。1984年毕业留校在哲学系任教,1989年1月晋升为副教...
[摘要]《宋明时代儒学思想研究》系日本著名学者楠本正继(1896-1963)毕生研究宋明儒学的总结,荣获作为日本学术界最高奖的朝日文化奖。该书立足于对中国哲学精神的体认及其原典...
摘要:把荀子的“乐”认为是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审美性表达的观点并不合荀子本意。荀子的“乐”仅限于表现与人的社会性情感相关的欢乐,这是因为,荀子之“乐”是圣王之“乐”;孔子的“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