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新自由主义批判:问题与趋向——对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思考何萍,骆中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430072)...
马克思主义与内在关系哲学——如何用可研究和解决的“矛盾”取代神秘的“悖论”[美]伯特尔·奥尔曼1/文,刘建江2,王晶2/译(1.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系;2.武汉大学...
前言吴根友(以下简称“吴”):大家晚上好!方旭东教授是杨国荣老师的学生,也是陈来老师的学生。今年11月份,方老师请我去华东师大做一个小型讲座。讲座之前我们有一次非常愉快的交谈,...
[摘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通过对商品交换活动——“劳动力买卖”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形式自由,接着他通过对资本生产领域的分析,揭露了所谓自由的“劳动力买卖”背后...
[摘要]庄子之所以对儒家政道大加抨击,其根本原因在于庄子洞察到,儒家政道所谓“爱民”、“成人”主张,落实在现实中势必导致对人的性命之情的戕害,其政治理念和理论构想注定难以真正实...
[摘要]康德政治哲学中固有的自由法权的基本含义是每个人对于他人的任意之独立性。这种法权具有唯一性,但可分解为平等、自主、良心自由、言论自由等4个不同的环节。康德将私人法权和公共...
[摘要]马里奥·邦格在此篇论文中阐述了他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邦格以其精确的实证性要求任何政治哲学都需审慎地接受被设计条件的实证检验,借以区分政治哲学和政治意识形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学术界及近十年来中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与正义”进行的探讨,实质指向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在现代规范性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证成和构建一种能对平等的权利、公正的...
摘要:现代化进程中,宗教从神圣向世俗的转变,即是所谓宗教“世俗化”。宗教仪式乃是对神圣者或终极存在的认知及由此认知而产生的行为,意在重申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但在世俗化语境下,现代...
内容提要:当代著名禅师净慧长老晚年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佛教经典,向信众讲解佛法,让“生活禅”与传统佛教的经典发生更加紧密,更加丰满的内在关系。从其讲解佛教经典的通俗性和故事性,时代...
摘要:艾儒略在《性学觕述》中致力于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人性论思想的会通,采取的策略是依据四因说及其形式因与质料因、灵魂与肉体二元结合的内部构成说,将儒学中天所赋予的性与天...
【摘要】汉语佛教可以分为汉译佛教与本土化的汉语佛教。早期汉译佛教经典中有大量关于孝道的思想文献。由汉译佛教代表性经典中存在的孝道思想可知,佛教中国化,至少从孝道这一伦理原则来说...
博士硕士论坛[摘要]罪恶与苦难是宗教要面对的永恒话题,关于罪恶和苦难的解释是宗教伦理观念中重要的一环。“人为什么会作恶”“人应该如何面对罪恶”“人犯罪应该有怎样的后果”,对这些...
摘要:在杜夫海纳建构的审美知觉意向性结构中,“感性的荣耀”作为审美对象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指具有明晰的外在感性形式与丰盈的内在情感意义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者的审美知觉获得了自身的...
摘要:美感是美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根据康德的论述,纯粹鉴赏判断即纯粹美感不掺杂利害和认知。基于此理论来观照中国美学中的美感,孔子的美感是乐道的快乐以及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快乐,它...
[摘要]社会必须集结凝聚一切向善的人们及力量,以祛除为害社会的种种邪恶的势力。具体的善虽有特殊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可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善的价值整合也是与时其进的,在科...
[提要]梁漱溟由西学、佛学回归儒学,将道德“根本”归之于“直觉”“理性”或“生命本性”,其目的也在于肯定维系我们民族生存繁衍的儒家文化传统。在梁漱溟看来,儒家学说既以“仁”言人...
[摘要]哈曼的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良性的道德相对主义。这种良性的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逻辑上连贯的理论,也不会导致道德虚无主义。但哈曼的三个论证并没有成功论证不存在一个普遍有效的道德...
[摘要]艾伦·W·伍德通过对马克思的正义概念、道德理论和剥削概念的考察,系统地建构了马克思主义非道德论,并由此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四个核心观点:马克...
摘要:为了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胡塞尔接受笛卡尔“普遍存疑”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悬搁,并通过还原找到了一个自明的纯粹意识,还以此为基点建立了先验现象学。为避免现象学陷入唯我论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