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愈“五原”是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他首次提出儒家“道统”,并对其作了详尽地阐述。韩愈以“原”命题,正是为了探究事物的本源,达到排斥佛老之说的效果。研究试图通过分析五篇文...
《周易集解》的体例及其易学思想刘骏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摘要:唐代蜀地易学家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集解体易学著作。书中不仅保存了大量唐以前的...
摘要:《五经正义》以经典注疏的方式构建了系统而周密的思想体系,有效回应了为李唐提供为政指南及提升儒学思想影响的双重挑战。孔疏以王道、王制与王政的政治设计为核心,使五经文体成为相...
[摘要]唐朝中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发展和民间道教的兴起传播,儒学之前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并呈现出衰微的景象。佛教思想的深刻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修行方式的简易化使得其能迅速传播开...
●哲学研究摘要:李荣扬弃与深化道教重玄内部逻辑和魏晋玄学,融合佛教三论思维方式,以畅其重玄学说,从而建立了一个“虚极”的超越性道论体系。他受中观思想影响以“双遣双非”、病药之喻...
在中国文学史上,韩愈无疑是一位重量级人物,然而他还是一位经学大师,一位唐宋经学变革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道统、崇孟和尚《大学》之思想皆成为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这是当前“韩学”...
摘要:我们并不否认李翱所宣称的儒家立场,但是其思想形态与这一固有立场之间存在张力。李翱复性说参考和模仿了佛教心性论,在修养论层面上,它最终指向的圣人境界是超凡入圣,而不是即凡而...
摘要: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传统士人为求国家昌盛,恢复大唐盛世,认为唯有儒学最能发挥治国平天下的作用。中唐之后,儒学发展到了衰落阶段,在儒、释、道三家文化交织的背景下,儒...
摘要:道教李荣将性情关系与道相结合,提出恢复本性。儒家李翱提出了“复性说”。二人皆认为人之本性自然,遵循本性即可得道,而性动生情,情动损性,修道需去情复性。不同之外在于李翱赋予...
摘要: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精行俭德”的人格目标,他的生平事迹显现他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和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这三者构成了陆羽人生哲学的核心。陆羽的人生哲学影响了自唐代中后期以...
摘要:罗近溪是明代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透过唐君毅先生对其思想的诠释,可提供“即生即身言仁”“复以自知”这两条线索来掌握罗近溪的本体论与工夫论。此外,唐先生还讨论了罗近溪与明道、阳...
[摘要]在中唐儒学复兴进程中,柳宗元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因其在儒学观上与韩愈的巨大分歧,导致宋以后学者对二人评价差异较大。韩愈推尊儒学、排斥异教,奋力擎起儒学复兴的大旗,其力倡儒...
王通,字仲淹,隋末大儒,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人,生于儒学世宦之家,自小受儒学熏陶。据《文中子世家》记载,王通18岁便有四方之志。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王通中秀才,西游长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