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术界,一些学者主张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经过启蒙思想的洗涤才能真正实现。启蒙思想固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全世界有很大的话语权,但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有自身的问题和缺陷:它的无...
摘要:康德将一般世界概念理解为可感世界和理知世界的奠基性概念。这个概念既关涉形而上学的方法和精神的本性问题,又关涉一般世界定义的要素问题。在关于世界定义需要注意的三个要素中,质...
摘要:“可能世界”学说的产生是莱布尼茨可能性思想的一大延展,也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可能世界的产生的思想前提,到描述莱布尼茨自身对于可能世界的相关论证,揭示出莱布尼...
摘要: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的美学思想以对神性的探索为凝聚点,其存在论所蕴含的神性是此在的“人”生存的法则依据。但是,现代科学和技术对神性的驱逐,以及人对自身定位的模糊和对神性...
摘要:叔本华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存在,而人自由本质的实现是通过审美的途径予以揭示的。审美对人自由本质的实现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使得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我”即纯粹的认识主体的在场,...
【主持人语】诗人裴多菲说,为了自由,生命和爱情都可以抛却。但如何理解自由,怎样将自由权应用于社会生活当中,在这些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康德的相关论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思想...
§西方哲学研究§摘要:文本策略与思想主题的反讽模式,贯穿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思想之路。作为一种思想-言说模式的反讽,构成了海德格尔思想文本创作的动力源...
摘要: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把人类世界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在谈论这个世界之前,黑格尔以其哲学大师的浪漫和智慧先给世界历史一个活泼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
摘要:在康德世界论的先验理念体系中,世界概念是由世界整体、单纯者、自由、必然的存在者等构成的复合性概念。诸先验理念仅有对知性知识的调节性运用,而没有构成性的运用,否则就会发生理...
摘要:西方现代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将人的存在纳入思想的范围,提出“人诗意地栖居”,追问“诗意”对于人的存在何以可能。首先,人的筑造与栖居的可能在于栖居规定筑造,筑造是人的存在的显...
摘要: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思想是其对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因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外界因素的挑战而深陷困境。所以他没有迷恋形而上学的迷梦,同时也没有陷入反形而上学的...
摘要: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从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人的问题出发,在人类精神世界与自然物质世界之间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卡西尔所构建的全新的符号人类学将传...
摘要《道德经》触及了《逻辑哲学论》式不可言说之物,因而它不可能清楚地言说。“道”是一个没有清晰定义的概念,从而导致它与其他概念的融合是很难避免的。对“世界”概念的澄清进一步揭示...
摘要:《庄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本文作者就科学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波普尔与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学说进行比较。...
摘要:“道”这一概念在《庄子》中存在着诸多看上去相互矛盾的性质,比较突出的就是“道”的可知与不可知的矛盾。这样的矛盾给对整个庄子哲学体系的解释,尤其是对“体道”这一概念的解释带...
[摘要]“第三自然界”系公木先生在理论探索领域的代表思想。其生发于自然在生命中的多重敞开、多维构生。公木先生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角,将自然界层析为三,并且将创造性的生命活动置于...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社会深刻变革的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具有动态流变与追新求异、物质占有与精神匮乏、思想虚无与自由创造并存的时代特征。新时代催生...
〔摘要〕中华文明中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的变革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支持了中华文明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发展。《周易》中包含了丰富的变革思维,它主张世界本质上是不断变化的,人必须通晓世界的变...
摘要:杨国荣先生的“具体形上学”是立足于现代的智识脉络与问题意识,在世界哲学视域中,对儒家形上学所作的重要推进。这一推进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一,揭示各种形而上学的病理,着眼...
摘要:“忘我”是道家开创的一种超越个我的人生哲学思想。道家在体道过程中,把对“道”的追求具体落实到个人人生实践上。通过“忘我”,荡去心灵之固蔽,复返人纯真、素朴自然之本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