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晖:论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的有序化——以靖州地笋为例论文]()
摘要:社会有序化是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作为社会有序化的重要辅助手段,民间信仰对受众群体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对乡村社会的秩序维护起到了...
![王庆卫:凤凰神话与现代知识:一个知识合法性问题[1]论文]()
内容摘要:现代知识建立在实证科学和学科分类的基础上,以分析、综合和归纳等方法,遵循着逻辑思维的求知路径划定了自己的问题域,既吸纳又排斥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凤凰作为神话和原始文化中...
![游红霞:妙善传说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空间谱系论文]()
内容摘要:妙善传说是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民俗叙事,将各个观音道场联结起来,并与南海观音信仰体系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构成了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空间谱系。空间谱系突出了信仰的整体性和互动...
![索南吉:藏族灵石崇拜——以嘛呢堆为例论文]()
摘要:嘛呢堆在藏族历史、艺术、民俗及环保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灵石崇拜所承载的不仅是藏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很大意义上体现了“创造和谐社会”“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的文化...
![余吉玲:民间信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展演——基于岷县马坞乡九宫八卦灯会的研究论文]()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为民间信仰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民间信仰也借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获得了长期以来所谋求的合法身份。马坞乡九宫八卦灯会是以祭祀求雨、演戏娱神为主...
![尕藏扎西:年麦·西饶坚赞的改革与雍仲苯教的转型发展论文]()
摘要15世纪初,年麦·西饶坚赞以自己创建的曼日寺为根据地,对苯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文章从历史背景、改革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此次改革及其苯教的转型发展问题,认为改革在制...
![Marion Bowman:民间信仰的类属表述与信仰动力论文]()
十九世纪人文科学的发展促成了人类学、比较宗教学、民族学以及民俗学的形成——所有这些新兴学科都将其关注点放在当代城市生活的“开明”、“理性”与“先进”领域之外。人类学家将非欧洲文...
![袁方明:民间信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兼论中国人的信仰模式论文]()
摘要: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仰习俗,是农村传统文化的灵魂。民间信仰具有世俗性、现实功利性和兼容性等特点。国家治理不可忽视民间信仰的积...
![周永健:论黔中汉族民间信仰文化的特质论文]()
[摘要]自然环境恶劣、疾疫多发以及信鬼尚巫的文化氛围,构成黔中汉族民间信仰的生态空间。祭祀朝拜中的功利性诉求,反映了高原山地农耕社会的心理,亦折射出汉族移民的历史记忆。黔中地处...
![石奕龙:甘肃岷县锁龙乡青苗会祭祀仪式的地方文化逻辑论文]()
摘要:甘肃岷县锁龙乡赵家庄月露滩湫神圣母娘娘庙农历六月初一至六月十三日举行青苗会的年度祭祀仪式,当地人建构这一祭祀仪式有其地方文化逻辑,即使由少女成神的水神娘娘具有丰产的象征,...
![谢荣娥:论扬雄《方言》楚地词“赵”与南方民族桃木崇拜论文]()
[摘要]扬雄《方言》记载楚地表“床杠”义的语词“赵”,“赵”的语义系统均与床杠义无涉,应属标音字。“床杠”义在文献中用“”表示,至《广雅》方有记载。“”与“赵”中古读音相同,由...
![李贯峰:在启蒙与浪漫之间——布鲁门贝格的《神话研究》论文]()
汉斯·布鲁门贝格(HansBlumenberg,1920—1996)是战后德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哲学家之一。他的《隐喻学范式》(ParadigmenzueinerM...
![张帆:民俗视野下的安澜戏与祈雨戏论文]()
摘要:从文化学与民俗学角度切入戏曲研究,能够看到戏曲文化与民间祭礼的独特关系。以安澜戏与祈雨戏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祭祀演剧类型为例,从演出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进行考量,都能看到水崇拜、...
![李晓珏:大理白族木神信仰的演变与甲马中的树木形象论文]()
[摘要]在流行于大理民间的木神甲马中,树木以及与树木相关的图形元素的使用较为复杂多样,这些形象和符号中蕴含了丰富的、属于木神信仰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信息。从神树、树神、木神到木匠...
![杨跃雄:段赤城信仰与大理白族祖先崇拜的隐晦表达论文]()
[摘要]斩蟒英雄段赤城被洱海流域的白族人奉为海神,同时也是多个村寨的本主。“捞尸会”作为大理地区盛大的民间宗教活动,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纪念段赤城。段赤城信仰和“捞尸会”的历史嬗...
![张翠霞:节日传说、民间信仰与地方史的互动研究——以绕三灵传说为研究中心论文]()
摘要:绕三灵传说在大理地区广为流传,口头传说与民间信仰彼此粘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节日传说在外来佛教本土化过程中被借用,后又被叠合嫁接到南诏地方王权的传说叙事体系中,成为...
![邢海燕:从女英雄到女神:土族民间宗教与性别角色的研究论文]()
摘要:受宗教、经济及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土族人在生活中构建了关于女性的独特概念。与中国其他农村地区的妇女相比,土族地区存在深层二元的性别意识形态: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和宗教神...
![王霄冰:从事象、事件到民俗关系——40年民间信仰研究及其范式述评论文]()
摘要:以《民俗研究》刊发的论文为主要考察对象,可以探索新时期民间信仰研究的基本走向,总结民俗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在方法论上的突破。民俗学的研究传统是以民俗事象为中心,继而...
![李翠玲:从结构制约到志愿参与:民间信仰公共性的现代转化——以一个珠三角村庄为例论文]()
摘要:传统民间信仰依附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其公共性带有总体性和强制性色彩。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个人意志的公益性志愿参与逐步取代强制性结构因素,成为民间信仰公共性的主要来...
![蒋楠楠:神圣与世俗:空间转换与自我表征——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崇拜信仰考察论文]()
摘要:神圣与世俗是人类生命与精神在空间存在的两种维度和两种样式,二者间不仅有着理论上的辩证逻辑,而且有着生活中的现实关联。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羌族、仡佬族、苗族、白族以及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