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索文明发生的观念动力,是国际社会科学的前沿课题。文章从玉石神话信仰方面,通过解析三个文学故事,从中探究催生华夏文明的观念动力,并提出有关华夏文明发生的新理论建构的三个条...
编者按:在世界神话学界,“向后看”视角迄今占据主导地位,阻碍了神话学者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充分关注,束缚了神话学的发展。就“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这一主题而言,已有敏锐的学者做出了...
【摘要】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了启蒙和神话相互包含、相互纠缠的辩证法。以往的研究通常以启蒙理性为切入点,忽视了从神话来看待启蒙和理性的视角,也未注意到霍克海默...
摘要:现存神话记录与原貌存在不少差距,对此,孔子及儒家学派起到推手作用,至少,作为承前启后的文化人,没有尽到记录、保存、传承的责任。孔子对神话的这种消极的态度源于孔子自我确立的...
摘要:“西方”在中国神话里成为“帝”所在的圣域,起自于周人的信仰观念,并创造出“昆仑”一词,而逐渐形成完整的神话系统。《山海经》的“昆仑”,可以区分为小昆仑、大昆仑和泛昆仑等三...
摘要:阿卡迪亚的经济模式与早期共同体为牧歌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而潘神崇拜则为牧歌提供了必备的形式元素。当忒奥克里托斯这位来自他乡都市的有深厚艺术素养的诗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打量阿...
内容摘要:希腊诸神的形象暗含着人的原始冲动:无伦、动物性、没有道德拘束。从诸神的起源到俄狄浦斯悲剧,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人为自己建造的“迷楼”。俄狄浦斯渴望探求真相,...
摘要该文以台湾布农人18世纪前传统家屋及空间观为研究对象。空间观形成原因涵盖神话故事、祭仪仪式、习俗禁忌、生活习惯等客观可见之外部状态,形塑内部空间观之文化意涵。研究方法为口述...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艺术特色的分析上,对于纹饰所反映的神话内涵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利用文学人类学派所倡导的四重证据法,对仰韶文化彩陶上最具代...
摘要:树木所具有的生命力与再生力量,使神树崇拜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信仰之一。印度吠陀神话、印度教神话中的“生命树”,是长生不死想象的神圣之物。印度佛教将生命树意象融入“窣堵...
[摘要]对《会饮》的流行解读通常并不把阿里斯托芬讲辞和苏格拉底讲辞联系起来,而是认定后者对前者进行了批判,由此断定柏拉图在批判阿里斯托芬讲辞的基础上建立了他有关“爱”的理论。本...
摘要:关于墨子的天志说,一直有信仰与策略之争。坚持“策略说”的学者认为墨子的天志仅仅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思想,并非是对于殷商以来天的尊敬。持“信仰说”的学者虽有观点抛出,然基本...
摘要:《列子》“愚公移山”寓言有很高的思想文化含量,是远古神话、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等交融互补的典范。移山神话体现了“人”与“山”的关联、对抗,从中可以捕捉到中华民族精...
摘要:道家是秦汉后建构出来的学派,先秦时期没有“道家”一派,后世建构出来的“道家”遂不能不有较强的异质性。道家分为“黄老”与“老庄”两支,前者重外王,后者重内圣,但内圣与外王亦...
摘要:《易》思维是华夏美学话语的思维原型之一。李定先生在《符号学视野下的易学》中也阐述了相关问题,他认为要理解这一始原性思维必须回到卦爻符号的语境,进而建构现代易学,此可谓别开...
[摘要]墨子提倡“非攻”,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对一切武力攻伐,而是反对滥用武力。判断是否滥用武力,就看是否符合“义”的原则。墨子的时代要判断战争是“义”还是“不义”,并没有一部...
·人文视野·文学·语言摘要:《周易》中的“东北”“西南”“南”等空间方位包含有神话内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称其为神话空间观念。在神话空间...
摘要: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率先对启蒙进行了批判,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先锋者和领军者,以历史和现实的双向角度对启蒙进行考察,从而质疑启蒙转向对发达工业社会极权主义性质的批判,从对...
摘要: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瑶族人对盘王、盘古和盘瓠有不同认知,瑶族族群叙事评皇券牒和个体叙事信歌,对三者及其神话的叙述多有差异。57篇券牒中出现三种类型神名关系,其主要情节结构仍为...
摘要:基于社会学化的比较神话学研究,杜梅齐尔提出了由社会三重功能来形构理想的完整社会乃印欧文明所共有的意识形态的看法,这是从二元联盟的等级性团结中产生的一种政治观。通过承继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