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社科工作者要磨炼脚力、精炼眼力、研练脑力、凝练笔力,自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推出专刊“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70年(1949—2019)”。我们邀请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个学科的知名专家学...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22日,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座谈会在深圳特区报业大...
摘要:在回顾学科评估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各方对学科评估看法的基础上,文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表现,并通过与兄弟院校评估结果的对比,总结北...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深刻阐述了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所肩负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
今天,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前的重要讲话即“5·17讲话”,自觉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育强国建设,至少要联系以下三方面来深化认识。第一,要联系“5...
“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
摘要:学术研究动态的梳理是学术不断演进的基础,也是学术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术研究动态的梳理或撰写有其自身的要求和范式。一般而言,“译作”属于国外学术研究动态的范畴,在一定条件...
摘要:数字科研环境下,面向哲社科研成果评奖的决策参考服务,主要方式包括成果的查证、查重,以及成果创新性分析和成果影响力研判等。这类服务一般是依托具有科技查新资质的人员,借鉴科技...
提要:学风建设是学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良好的学风建设就没有真正的学术创新,缺乏优良学风的学术创新意义不大。学术创新要有一套完善、合理...
【摘要】新时代深化改革需要思想再解放,而哲学社会科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通过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质量,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从当...
〔摘要〕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处提议、指导和苏联专家帮助下制定的《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是在革命与建设相交织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和实施的,映衬了党在社...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以“强起来...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摘要:韦伯沿着新康德主义的区分框架,在自然科学、历史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比较中,试图通过“理念型”的构建,为“社会”进入“科学”...
李双伍中联部研究室原理论处处长现派驻河北省行唐县东井底村第一书记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中联部的工...
杨根乔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一重要论述充分显...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青年社科研究者经常被戏谑地称为“青稞”(青年科研人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群体比较尴尬(如待遇不高、职称难评、住房困难等)的生存处境...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
沈跃春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江淮论坛杂志社主编、研究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呼唤着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