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立:王阳明心学中的“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论文]()
摘要:在王阳明心学中,“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是致良知落实到市民社会的重要环节,而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王阳明看来,“过”可以与圣贤人格相容,因而“过”与“恶”在根本...
![乐爱国:生态在于人心:朱熹对“致中和”的诠释论文]()
[摘要《]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中庸章句》对此做了充分的说明,其中包含了生态在于人心的思想。这种强调通过人的心性修养,回复本之于天地生物之心的“爱物之心...
![乐爱国:朱熹的“天地之心”:对万物的尊重与保护论文]()
摘要:儒家讲人是万物之灵,朱熹进一步把人心称作“天地之心”,把人看作是万物的价值中心,在天人合一的意义上讲人的主体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的能动性,最重要的是人对万物的尊重...
![乐爱国:朱熹论性情、爱情与人情——兼论李泽厚以“情本体”对朱熹的批评论文]()
·思想史研究·摘要:李泽厚以“情本体”的立场,以为程朱学派“用‘超越’的‘理’、‘性’作为管辖、统治具体人间情欲的主宰”,而事实上,朱熹讲“心”是主...
![曹剑波:哲学实验方法的合理性论争论文]()
2001年温伯格、尼科尔斯和施蒂希发表的《规范性与认知直觉》,是当代哲学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实验哲学的诞生。“数据无理论为空,理论无数据则盲”,实验哲学借用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的...
![任祥伟: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象学诠释论文]()
摘要:马克思实践哲学呈现出浓厚的现象学意蕴,其表现为:在方法原则上,马克思实践哲学展现出“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在人学维度上,马克思实践哲学表现为“此在”式的“人的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