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摘要:“朱子学”有广狭两义:就狭义言,盖指朱子本人的哲学思想;从广义说,凡后人对朱子思想有理论阐发或创新者,均属广义“朱子学”之范围,因朱子学并非是一套封闭的静止的理...
□东北亚文化研究[摘要]韩国儒学作为儒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形态,有其独特的地位与特质。目前,中国的韩国儒学思想史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存在三种范式:一是以延边为中心的韩国儒学思想史...
□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摘要]朝鲜前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演变与士林政治息息相关,士林派中多有儒学思想家与著名学者,其早期分裂使儒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化,在不同学说进行论辩的基础上,...
摘要:朱子学于13世纪东传日本,掀起日本学界对中国儒家经典的批判解读热潮,并在江户时代达到极盛。古学派的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作为反朱子学的先锋,是儒学日本化的重要推手。本文立足东...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由孔子创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日本是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国家,与中国、朝鲜及越南和后来的新加坡统称为儒学文化圈,对传...
摘要:山崎暗斋通过对中国朱子学和日本本土神道两种文化的融合,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思想,使得日本神道不断发展壮大。山崎暗斋用毕生精力潜心研究朱子学,不仅创立了“崎门学派”,还自创了垂...
【摘要】汤一介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最早开始讨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学者之一。他在用彤先生“文化调和说”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双向选择论”,从文化交流与发展规律的角度说明二...
摘要:新儒家思潮以儒家思想为依托,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联系,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企图复兴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新儒家思潮力主“以儒立政”的政治观,在政治理想上主张复兴...
摘要:儒学的现代重建是郭齐勇教授现当代儒学研究关注的中心问题。在学术思想层面的研究上,郭齐勇教授通过阐释熊十力的本体论论证了熊十力在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中的奠基者地位,通过将现当代...
[摘要]论文从历史和现代学术的角度,对现代儒学研究中“现代新儒家”概念进行考察分析,认为“现代新儒家”概念的使用,代表着传统儒学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学术与文化传统内在的矛盾性。这种...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讨论“东亚伦理学”这个概念成立的可能性,为了说明17世纪以来的东亚儒学,确实存有与西方世界不同的伦理学论题,本文藉由十九世纪初朝鲜丁茶山(若镛,1762—1...
人文天地周展安熊十力以孔子的“六经”来连接“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从中国自身内部来认识“社会主义”的通道,并试图以“六经”来导引“社会主义”,从而将“社会主义”提振到一种具有“...
[内容提要]考察近四十年的中国学术思想,李泽厚的意义亟待更深入的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降,李泽厚的晚期思想主要聚焦儒学领域,特别关注儒学、康德与马克思的思想结合,以“不合时宜...
摘要:四十年来,曾在历史上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近代以来成为游魂的儒学,一阳来复,走上复兴之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是拨乱反正,客观评价孔子儒学。80年代中期到世纪末...
摘要:自近代以来面对社会格局的混乱、西方民主思想流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伦理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成为近现代学者们批判抨击的焦点。李大钊是...
摘要:重生于后经学时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哲学,在理念上和形式上依然建立在西方哲学文化的基础上,但是就思想观念来讲,仍然被强势的且自认为优越的西方哲学所躲避又或是否认,但是就现...
摘要:梁漱溟先生以传统儒家的“孔颜之乐”为根基,凭借深刻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启了现代儒家幸福观的哲学建构。其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开放性视野,鲜明的“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意识...
摘要:儒学现代命运问题的症结在于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之张力,张力之产生在于孔子之道所蕴含的伦理观念与现代生活所依据的伦理观念不同因而发生冲突。崔大华先生以“儒家思想及其建构的生活...
·学术批评·[摘要]在儒学复兴的众多思想流派中,康有为思想在近年逐渐被一些学者所尊奉和宣扬,并在当下语境中形成“大陆新儒家”学术热点。以“新康有为主...
·学术批评·[摘要]“康党”以“大陆新儒家”为名义而自居。以“新康有为主义”的“政治儒学”及“儒教”面目集体亮相,反对近代及港台新儒家的“心性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