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时期儒学的原始问题,就是“性与天道”问题。“性与天道”问题的实质,就是通过关于人的本性的洞察,将作为伦理道德行为和活动动机的自觉意识、自愿情感和自主意志人文化成人的需...
中国哲学研究【摘要】经济与文化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现象,江南由此成为传统中国的重要区域,并在改革开放后始终引领中国发展。长期以来,江南研究是海内外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呈现...
摘要:儒学现代发展落定在经学形态的两个理由,一是儒家经典的政治权威性,二是经学曾经发挥的政治整合作用。这两个理由既有事实依据,也有内在限制:它符合经学的历史真实,但它与儒学的现...
摘要:“天道”是儒学对“自然之天”的哲学性反思。《礼记·哀公问》中孔子论述了“天道”的特质:不息不已、可大可久、不言而成、明德垂范。儒学修身的最高追求就是效法“天...
摘要:“人为贵”是儒家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国上古神话为其提供了精神起源,周朝“以德配天”的实践为其理论创建提供了典型示范。“天地化人”阐释了“人为贵”的合法性,“人为万物之灵”表...
摘要:儒家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在农耕文明时代提供了一套很实用的以家族管理为重点的形而下社会管理制度,这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儒家形而上宗教层面的不足;但是现代工商业文明冲击了传统儒家赖以...
摘要: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的道德理想主义之心性儒学、荀子的政治理想主义之政治儒学,被认为是最具影响的两条儒学进路。孟子的进路重在儒家伦理学建构,荀子的进路重在儒家政治学...
摘要:在儒学思想中,“命”具有形上超越的道德本体与形下现实限制两重内涵,“性”同样也具有应然的道德主体与实然的自然欲求两重内涵。“性”“命”之间的关系正是以这种复杂内涵为基础。...
摘要:《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一书是优秀的茶道哲学典范著作。本文从开拓新兴的茶道哲学的学科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着眼,将著作以大气高远的天地为红线,以品茶养心、事...
·思想史研究·摘要:内在超越是现代新儒学面对中西、古今之变提出的关于儒学宗教性、超越性思想的重要概念,它认为天道既是超越的、绝对的存在,同时又内在于...
【研究综述】摘要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效卓越,但同时现代性危机日益突显。此时,我们面临着新一轮的启蒙任务:一方面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启蒙思想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另一方面复兴传统文...
摘要:任继愈认为,董仲舒是儒学儒教化的开始。如果此说成立,则研究董仲舒的儒教思想,对于儒学史、儒教史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儒教中,天人合一是基本信念,信命、信道、信经典相统一,...
【哲学研究】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学是儒学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学的提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领域;明确了“安身立命”的价值追求,有...
关键词:孔子;儒学;述而不作;夷夏之辨一、孔子的“复活”近年来,我们可以从四面八方听到有关孔子“复活”的消息。2010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孔子》就是其典型例证。在国学热和文...
摘要:自孔子开创出早期儒学顺时因类的弘道理念,并在其所主导的周代哲学突破中成功运用起,直至战国的孟、荀仍在“修己安人”的授业理想中贯彻此一精神,但在春秋以降政治体制与学术趋向不...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也是我国历史发展最悠久的学派之一。儒家思想从创立起经历了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在我国古代封建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随着社会...
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再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直到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其实,这种儒学思想还拓展、影响、延伸成其他学说的优秀思想,共同缔造了优秀的...
摘要:杨树增、马士远《儒学与中国古代散文》全面审视了发展的儒学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影响,以新的视角开拓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其视角之新,在于作者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萌芽、形成及阐释中与...
青年在场Youth古典的回响与未来的文学主持人:刘大先先秦诸子中荀子一般作为儒家代表之一,但在公众阅读层面远谈不上了解,《史记》中将他与孟子合传,但无疑一般印象中他更合适与韩非...
【传统文化】摘要儒家源于远古王宫中司徒官职,儒学源于远古“天下统一的道术”,这个历史渊源使儒家和儒学先天就具备了“经世致用”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这也是儒学区别于古代其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