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6月29—30日,“2019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衡水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政协衡水市委员会、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中...
摘要:汉代大儒董仲舒审时度势,提出了“天人三策”理论,这种理论的背后,反映的是董仲舒所秉持的“天”“君”“儒”三角关系哲学。在这种三角哲学里,天授权于君,君分权于儒,儒诠释于天...
关键词:董仲舒;儒学;精神方向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董仲舒儒学的精神方向》。什么是精神方向呢?就是精神所向。一个人、一个学派、一种理论、一个团体,大而言之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
李宗桂教授早年即志于董学,学生时代就曾手抄过《春秋繁露》全书,已发表许多董学研究论文,在董学界形成广泛影响,历年来对本专栏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在他看来,董仲舒推动了儒学...
摘要:河上公以道家无名思想结合孟子气论,形成了儒道派哲学。韩非以道家无欲思想变荀子礼乐为理法,形成了法道派哲学。秦用法道,暴政虐民;汉用儒道,与民休息。儒道、法道之争,本质上是...
导读:本文包含了理性直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觉,理性,道德,认知,儒家,直觉性,思维。理性直觉论文文献综述写法高宏媛[1](2019)在《西藏...
[摘要]董仲舒作为西汉儒学改造与发展的关键性人物,统合融通了先秦时期的人性同一说,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人性品级说,对之后各家对人性的论说产生了重要影响。董仲舒“教化思想”以其人性论...
“经”从本义上讲是编织竹简的丝线,《说文解字》将“经”训为“织”,段玉裁注为“纵线”,以此引申为穿订书册的线,进而指书籍,春秋战国时期泛指官府重要典籍和各学派的重要著述。其中,...
摘要:汉初儒学思想总体呈现出“驳杂”性特点。陆贾与贾谊的学术渊源皆来自荀子,他们作为汉初两大儒,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贾的儒学具有重儒尚道的学术思想特点,大力宣扬儒家...
摘要:1685年,出于扩展法国在东亚影响的需要,法国国王路易十四(LouisXIV,1638—1715)专门派出由五名“国王数学家”耶稣会士组成的传教团,1687年他们抵达中国...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纷纷著书立说,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到了汉代,原本纷攘喧嚣的众家学说,有的偃旗息鼓,有的渐渐退居末流,仅存儒、道、法、墨、名、阴阳六家。而...
【摘要】作为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爱默生的自然观吸取了中国儒家思想。本文旨在立足爱默生超验主义对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接纳,从而论证中国儒学走向世界是必然的。【关键词】儒家思...
内容摘要:孟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理论和言行举止都值得研究,《孟子》这本著作中也集中反映了孟子其人其事其言,从散文的角度来讲,孟子的语言艺术成就是非常高的,这使...
导读:本文包含了儒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儒学,思想,曲阜市,儒家,陆贾,中国人民大学,驳杂。儒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写法孙丛丛[1](2019)...
摘要:先秦时期的庄子《天地篇》中关于“华封三祝”典故的描述,是我国最早在文本中体现的人口观。庄子《天地篇》中对于人口观的描述,基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中国百姓传统的人口追求。新时...
儒家不仅有着强烈入世治世的精神和情怀,而且始终都在致力于构建一个理想社会。儒家经典《礼记·礼运》记载了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及其景象,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
【摘要】亨利·大卫.·梭罗是一名哲学家、思想家,同时和爱默生一样都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传世佳作《瓦尔登湖》中吸收了诸多中国儒家思想...
曾读《论语》,发现《论语》对乐是极为看重的,不但开首第一条就说到乐,而且全书还有不少次提到这个字。归纳起来,我觉得有三个要点。第一,“不亦乐乎”的乐。曾读《论语》,发现《论语》...
近年来,儒学复兴呈多方面展开之势,民间儒学传统的复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现象。我们从国学班、讲堂、书院在全国的遍地开花就能够感受到民众对儒学的需求和热情,体会到国民对重建自身精神家...
导读:本文包含了理一分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周易,儒家,本义,朱熹,明德,佛教,文化差异。理一分殊论文文献综述写法李晓春[1](2019)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