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连祥:探寻“意义”的文化——格尔茨解释人类学文化理论的解读论文]()
摘要:格尔茨是象征人类学研究阵营的一员,开创了解释人类学学派,并首次实践了反思人类学。从《爪哇的宗教》、《文化的解释》,再到《尼加拉》,体现格尔茨对象征符号体系和仪式行为的关注...
![阮云星:学术的逻辑与学科的品格——浙江大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拨乱反正,按社科专业逻辑和规范进行学科建设的学术重建事业。2009年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年会在我国昆明隆重举行,标志着我国人类学...
![秦浩: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论文]()
摘要:田野工作作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一种调研方式,强调研究者深入到调查对象内部去探究其日常运作情况和内在规律。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则刚好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来自于人民、用之于...
![刘志扬:本土、区域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构建——中山大学百年西南民族研究回顾论文]()
[摘要]中山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西南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研究的高校和学术机构之一,在西南民族研究方面形成了深厚的积累和传统。中山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创始人杨成志及同事致力于西南民族研究...
![潘天舒:全球化和地方转型时代的都市商业人类学——田野凝视焦点的变移和学科想象论文]()
摘要:基于田野体验和民族志洞见,探讨在全球化和地方转型语境下如何通过教研实践,超越理论探索与应用实践的二元论,拓展学科想象空间,进而提出构建具有公共性、前瞻性和植根性的都市商业...
![赵旭东:从实求知:从费孝通文化观看人类学理论脉络史论文]()
[摘要]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进化论不断对话而诞生开始,人类学就始终将“文化”作为研究和讨论的核心概念。在不断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定义、探究、比较和解...
![梁艳艳:探索具身化的感官人类学——“感官、记忆与认同”学术研讨会评述论文]()
摘要:具身化(embodiment)是近年来人类学的一个新兴主题,而感官人类学则是一个前沿领域,让学界关注身体感官与文化具身化的过程。“感官、记忆与认同”学术研讨会是国内感官人...
![韦小鹏:容观瓊先生学术小史论文]()
[摘要]容观瓊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是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在博物馆、人类学、民族考古学、南方少数民族等研究领域有深厚的造诣,为中国人类学的恢复重建和发展壮大,...
![尹庆红:正本清源交融创新——读《文学人类学新论——学科交叉的两大转向》论文]()
摘要:《文学人类学新论——学科交叉的两大转向》是文学人类学研究在理论上的又一成果。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西方人类学和文学两大学科的两大转向是如何进行的,提炼和总结了文学人类学研究...
![李建田:解读人类学家史禄国论文]()
史禄国,一位具有世界水准的俄罗斯人类学家,1887年7月1日,出生于沙俄帝国一座古城——苏兹达利,出身于帝俄末期Suzdal世家。他传奇的一生,与东北亚及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人类史...
![哈正利: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化的困境与方向论文]()
[摘要]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中始终无法回避的一个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家对于本土化和国际化都曾有过热烈的探讨。本文在解读不同时期中国民族学人...
![徐杰舜:人类学之桥——乔健先生推动中国人类学与国际接轨的贡献论文]()
【摘要】1981年,与国际人类学界失联30多年的中国人类学重建后,作为瑶族国际研究的开拓者、中国人类学进入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的带路者、族群理论应用的领航者,乔健先生在中国人...
![陈建樾:林惠祥的中华民族观及其发展脉络论文]()
摘要:林惠祥是中国早期人类学田野调查和学科建设的奠基者,他不仅是中国大陆赴台湾进行原住民研究的第一位大陆民族学家,也是横跨民族学、考古学和民族史多个领域的“全域性人类学研究者”...
![彭兆荣:移动的边界:论旅游文化与旅游人类学——访彭兆荣教授论文]()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人类学;学术访谈邹赞(以下简称“邹”):彭老师,您好!十九大以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刺激旅游业发展,一时间智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在很大程度...
![庄孔韶:“并家婚”家庭策略的“双系”实践论文]()
摘要:二十世纪末开始,在江浙沪皖鄂湘闽川等十余个省的汉族地区,云南白族,广西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并家婚"的新婚姻家庭形式。该形式采取“既嫁又娶”...
![武宁:《超越自然与文化》与西方人类学本体论研究论文]()
摘要:《超越自然与文化》是西方人类学界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理论著作之一。作者德斯科拉以民族志材料为基础,借助认知科学、结构分析、现象学相关理论,形成了“四种本体论类型”——即泛灵...
![张晓辉:“不受羁绊的人类学”——劳拉·纳德的法律人类学研究及其贡献论文]()
摘要:劳拉·纳德是当代西方法律人类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她的法律人类学研究对法律人类学、人类学乃至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纳德在法律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上有三个...
![李红阳:文化人类学的诠释学转向述论——以《农业内卷化》为中心论文]()
[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关注点开始从语言学转向诠释学,即开始关注象征主义和意义的问题,而格尔茨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触及了宗教和象征问题,是引导象征和意义...
![黄剑波:日常生活与人类学的中国思想资源论文]()
摘要:当代人类学研究愈来愈缺乏宏观视野与理论的思考和关照,而趋于一种碎片化的状态。在此背景之下,应该强调“复数人类学”的多元发展。“人类学的中国思想资源”之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就...
![周泓:人类学的情绪与情感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以后现代人类学情感与情绪的研究,质疑文化建构论对情感、情绪的框塑,论证情感、情绪作为文化形成的元素和文化能动的机制,情感、情绪对主体间性或互主性的作用,情感、情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