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德从考察知识的构成出发,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总体观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其独断论的思维模式,进而摧毁了传统形而上学试图建构一种绝对总体的逻辑幻相。同时,他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二分...
[摘要]在康德道德哲学中存在一个“自主”的结构,虽然康德哲学研究者们对自主的概念研究颇多,但是却很少提及这样一个结构。后期罗尔斯把这个结构称之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特征性”结构,...
西方哲学研究【摘要】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将其道德学说区分为法权与德性论两个部分,这一区分一直是学界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法权论是康德的实证法学,不属于道德形而上学范畴...
摘要: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解释是他自己的思想转向和形而上学之克服的重要环节。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与黑格尔展开了本质性的哲学争辩。从形式上看,争辩(Auseinanderse...
摘要:青年恩格斯原本是倾慕青年德意志派的,通过阅读施特劳斯的《耶稣传》接触到黑格尔哲学后,不仅使他告别了过去的宗教信仰,而且转向了黑格尔哲学。通过研读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使他...
摘要: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获得永生?如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这些问题从来都是哲学家思考的“永恒”主题。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苏联及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И....
[摘要]伊林柯夫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把“意识”的起源和意识应归于何处的问题称为“意识难题”。为了解决“意识难题”,伊林柯夫批判地考察了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认识论,创造性地将...
·俄罗斯哲学研究·摘要:俄罗斯精神哲学的思考路径始终依托于精神的形而上追问的理论视域与现实路径,将精神作为哲学的时代主题进行探讨成为重建形而上学的新...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教条主义和人道主义日益盛行的时代背景下,阿尔都塞提出了一个令哲学界震惊的著名论断“认识论断裂”,对马克思早期和成熟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差别性分析。阿尔都塞...
摘要: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从人的本质出发,深刻剖析了基督教产生的根源,并阐明了基督教的本质内核,即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思想,从而实现了基督教的人本化超越,深刻揭露了宗教的...
摘要:萨特通过批判性地考察海德格尔关于“共在”概念的思想,认为海德格尔忽视了他人理论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即他人的他异性,由此萨特将他人的他异性置于意识的本体论之中,并揭示出我与他...
【编者按】此文是复旦大学邓安庆教授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第三版修订所撰写的“黑格尔”词条之二。该词条对黑格尔哲学中的几个概念和名言的含义进行了勘定与阐释。一...
摘要:莱布尼茨单子有机论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有机论,都是在批判机械论的基础上创立的,并试图以之来超越机械论,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通过对单子哲学进行深入解读,则会发现诸多...
[摘要]谢林的“同一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其蕴含着从存在论向知识论立场的哲学转向。康德的先验形而上学和费希特的知识学都是基于主观存在论的哲学立场,从而让作...
摘要:法国思想对于主体性的痴迷源于其政治哲学中革命主体的建构。它构筑的主体政治肇始于马基雅维利对神学政治的否定。马基雅维利对于情境与德行的相遇所构筑的君主论,引发了葛兰西的政党...
摘要:哈贝马斯围绕“主体—主体”结构建立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批判理论。他坚守人本主义立场,强调社会关系中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和主体间自由平等、合理的人际交往,提出了扬弃...
摘要:后现代主义对主体地位和认识能力问题的讨论采用了否定、解构和怀疑的方式,对于主体问题的研究是贯穿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思想研究的主线。福柯认为主体在不同的真相游戏中建构自身不...
摘要:米歇尔·福柯1979年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课《生物政治的诞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他去世后的几十年间都备受争议。作为公认的左派激进人士,他对新自由主义所做的分析在...
摘要: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的现代性哲学理论,包括厘清歪曲的理性型态、明确“理解”的重要作用、探讨什么是沟通能力等。这对于当前的家校沟通,尤其...
摘要:语言并非私人的语言,而是众人的语言。在语言中意味着我们总是体悟和领会着在语言中持有和保存着的人与世界的生存关联。换言之,语言是人之生存真理的居家之所。海德格尔认为,在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