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制约认知范式应用的隐秘力量——以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实践为案例的考察李承贵摘要:20世纪中国学者在理解或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实践中,应用了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
从单义到弱义的当代辩证法追问之路——以尼采与马克思的对话为个案陶惠娟刘怀玉(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摘要]在辩证法的当代追问的道路上,尼采与马克思的相遇与对话是...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张亮摘要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70年大体可以划分为“史前史”(1949年—1978年)、兴起(1978年—20世纪90年代初)、深...
摘要:美国学者雷蒙德·怀利对1935年至1945年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崛起的思想演进和政治发展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这一历史过程的分析是怀利的毛...
【摘要】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就是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党的根本宗旨的价值内涵;往心里走就是做到真学、真懂...
摘要:霍尔指出,撒切尔主义是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成功回应方式之一,但他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感叹撒切尔主义的成功,而是想通过分析其产生条件、运作模式,为处于危机中的左派提供有益的...
·西方哲学前沿问题:“新帝国”研究专题·摘要:在19年后,我们重新来审视曾经风靡一时的哈特和奈格里的著作《帝国》,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19年后,《帝...
内容提要对于人类来说,共同体是人的存在的本质和家园。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地存在着三个无法忽视的共同体形态,就是家(血缘共同体)、国(政治共同体)和天下(开放性共同体)。家庭以血...
·学术探索·〔正义思想研究〕〔摘要〕先验制度主义的正义观在论证方法上从先验的理念出发,从假设的前提得出带有普遍性的正义原则。柏拉图从抽象的先验正义观...
摘要:《尚书》民本思想是中国民本思想的总源头,经过不断的超越发展,与民主思想有着可转换的路径,“民本”主要体现在重民贵民、敬天保民、爱民仁民、安民惠民等;民主思想包括自由、平等...
摘要:《帝国》发表二十年之后,重新反思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体系的实质,对我们重新认识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帝国》中,哈特和奈格里批判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建...
内容提要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并非归基为对象性的物质实在,而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关系所建构的,我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出场从来都是二肢性在场的,即物在性与用在性共在的方...
内容提要:基于缘起理论,《阿含经》批判了印度传统哲学的“永生”和“永灭”理论,以“无我涅槃”的理论建构了佛教由平凡到超越,向死而生的死亡哲学。本文通过对《阿含经》认知死亡、经历...
内容提要:吉藏在《三论玄义》《中观论疏》和《大乘玄论》中对《中论》从其宗旨、破申与名义三个方面作了精要的阐明。从经论共同的旨趣而言,《中论》的宗旨即是“不二正观”;而从其作用来...
[摘要]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入手,以般若三藏的译经活动为中心,探讨唐德宗前后期对佛教态度转变的内在动机。起初唐德宗锐意于励精图治,对佛教表露出抑制态度,后因藩镇叛乱带来的政治挫折...
·哲学传统研究·摘要:中国佛教把心性问题的探讨提升至本体论的高度。“心体”“理体”是中国佛教心性论建构其形而上学体系时最为重要的思维层面。以心体为基...
摘要:牧云通门是明末临济名僧密云圆悟的嗣法弟子之一,临济下三十一世弟子,也是临济天童系的名僧之一,咸称“古南和尚”。通门是江苏常熟籍禅僧,儿时受父亲影响颇深。后通门在常熟维摩寺...
·人文视野·哲学·宗教摘要:佛教自汉末传入我国,我国佛教思想可以看作是如来藏法性思想一系,无论是华严讲性起、天台讲性具还是禅宗的明心见...
摘要:儒家将修德视为君主治国乃至成就一切事功之本。孔子再三强调君主德行垂范,以道德修为而使天下归心。孟子认为人性其善端可引导扩充为现实道德,荀子对人性中可能致恶的本能欲望进行自...
摘要:二十世纪中叶,以安斯库姆为首的伦理学家针对近代社会严重的道德危机,掀起了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潮流。麦金太尔作为这场潮流中的主要人物,主张批判地重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其中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