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一直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两大主要目标,“前台、帷幕、后台”开发模式借鉴马康纳的“舞台真实”理论,通过对区域的划分、差别化发展旅游经济,从而达到经济与文化...
专家访谈摘要:在此次访谈中,杨庭硕教授从自身的学术经历谈起,尤其是自己跟随江应樑先生开展民族学的学术训练,重点讲述了如何从“族源”问题的讨论逐渐拓展出对生态民族学的研究兴趣和研...
[摘要]20世纪初,伴随“西学东渐”大潮,“人类学”一词经由日本传播至中国,有关人类学的译介也逐渐见诸报刊。约从20世纪20年代起,关于人类学方面的论著在国内大量出现,同时许多...
摘要:中国人类学从1978年开始酝酿重建,经过40年的历程,乘20世纪末期欣欣向荣的东风,世纪之交中国人类学进入了一个开拓发展的时期,展现出三幅文化图像,即跨越图像:社会文化人...
当代生态民族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走向——杨庭硕教授采访记(下)当代生态民族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走向——杨庭硕教授采访记(下)舒瑜1,杨庭硕2(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
[内容提要]在全球充满人类并以国家边疆为通道而快速流动的今天,观念、思想的沟通与行动上的合作则是人类学民族学不得不研究的时代难题,因为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
摘要:40年的中国人类学研究见证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巨变,这种巨变不仅仅表现为人们思维范式的重大转变,而且也表现为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上从原有的总体性国家逐步脱嵌,而再嵌入到国家...
摘要:人类学是在20世纪初同其他西方社会科学一起被介绍到中国,但50年代初在中国大学里的学科地位被民族学替代,到1981年恢复成为一门学科,但其学科地位仍不明确。80年代后,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研究的主题、特色及问题——基于1979-2017《民族研究》的样本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研究的主题、特色及问题——基于1979-2017《民族研究》的样...
[摘要]中山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西南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研究的高校和学术机构之一,在西南民族研究方面形成了深厚的积累和传统。中山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创始人杨成志及同事致力于西南民族研究...
[摘要]中国边疆地区民族调查研究联盟是2016年云南大学为扎实推进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联合国内地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而建立的、以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为学科目标的智库型科研团体。...
专家访谈摘要:罗康隆教授主要介绍了自己走上生态民族学研究道路的契机,以及他主要从事湘、黔、桂地区的生态民族学研究。同时,罗教授就他在研究当中对于国内外生态人类学和其他人类学理论...
[摘要]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中始终无法回避的一个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家对于本土化和国际化都曾有过热烈的探讨。本文在解读不同时期中国民族学人...
【摘要】1981年,与国际人类学界失联30多年的中国人类学重建后,作为瑶族国际研究的开拓者、中国人类学进入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的带路者、族群理论应用的领航者,乔健先生在中国人...
摘要:林惠祥是中国早期人类学田野调查和学科建设的奠基者,他不仅是中国大陆赴台湾进行原住民研究的第一位大陆民族学家,也是横跨民族学、考古学和民族史多个领域的“全域性人类学研究者”...
摘要:自然万物型构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学以自然万物为研究对象。人贵为万物之首在于人可以创造文化以区别于其他万物,人以文化去识别物、利用物,于是物被赋予文化特性,使自然之物变为文化...
专家访谈摘要:罗康隆教授着重讨论了他在研究当中对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理论的应用,以及该理论在解释中国生态问题的不足之处。特别从他对湘、黔、桂地区生态民族学研究的案例,谈到了文化适...
摘要:学者个人生命史研究是考察学科知识传统变化的一个重要路径。每个学者的学术史不仅可以透视其自然的生命史,也折射出其学科知识传承、学科形态、学科知识发展以及学术话语体系的变迁,...
导读:本文包含了理论人类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学,文学,理论,新论,方法,文化,民族学。理论人类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杨旭[1](2019)在《...
【摘要】族群边界视野下赣南畲族与客家的共生互补关系是散杂居地区多民族共生互补的一个范例。隋唐之际,赣南畲族与客家开始频繁接触,双方形成生态意义上的共生区域。南宋时期,经过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