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道与地域文化】主持人:李承贵[摘要]20世纪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以佛教唯识学释义诸子人性说的学术现象,唯识学者们阐释诸子人性善恶问题时产生了分歧。待辨析处有三:其一,针对孟子...
摘要: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在现实情境的感发下产生“四心(端)”。“四心”集感知、想象、情感和直觉等感性因素于一体,其作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四心”的感受体验过程在儒学中具有...
【历史文化研究】摘要:家训是从古至今诗书传家的中国人教育子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勤俭持家、造福社会的治家格言,是凝聚家庭向心力的核心,是维系家族绵延繁荣的传家宝,其中道德规约的...
【摘要】“仁义”是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思想,“正义”来自西方。本论文主要由“仁义”的视角审视正义,进而反省中国台湾的“转型正义”。儒家先哲的仁义主要是对在位官员言说的,以仁民爱物...
摘要:与古希腊哲学家的认识论起源于智慧不一样,中国儒家特别是孟子认为认识起源于人心,因而具有自然的认知能力和公平的伦理品质;通过“尽心知性以至于命”,塑造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伦理特...
摘要:儒家将修德视为君主治国乃至成就一切事功之本。孔子再三强调君主德行垂范,以道德修为而使天下归心。孟子认为人性其善端可引导扩充为现实道德,荀子对人性中可能致恶的本能欲望进行自...
【哲学与当今世界】摘要:德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它具有美好的性质,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功能或地位,是成人的基础。在其来源上,有人认为德来自于天,属于天性,如孟子等;还有人相信...
摘要:马克思认为,人首先作为类存在物而存在。因而对人性的考察需在“类”的范畴中进行。人的“类本质”应当在现实的、具体的生命活动中去理解。在现有的、有生命的“类”的意义上而言,作...
文史研究摘要:虞舜以孝得天下,以孝治天下。孝德是舜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虞舜因此成为二十四孝之首,二妃也以孝行位列《列女传》中。由于舜帝孝德的原发地远离湖湘,故在相当长时间里对湖...
[摘要]先秦儒家诸多道德观念与道德要求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和长久传承,有些直至今天还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体现了先秦儒家的道德认同智慧:如从“天人合一”“人性同一”“己他相通”...
摘要: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皆是围绕人性之界说、根源以及善恶问题形成的。在孟子的观点中,人与生俱来的四端、四心为人性,人性本善,义理之天乃其根源;在荀子的观点中,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
摘要:作为儒家文化重要奠基人之一的孟子,提出“四心”之端的道德修养理论。他从情感反应视角分析了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阐释了道德实践的可能性、道德修养的现实性以及道德价值的普惠...
内容摘要:传统道德哲学倾向于为道德行为设定一种不偏不倚的践行准则,忽略道德运气的存在和影响,威廉姆斯、内格尔提出的“道德运气”回答了公众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产生“偏见”的原因,同时...
摘要:重视本体是“十力学派”的重要特征,但无论是熊十力还是牟宗三,都没有关注本体与时间的关系问题,好像孔子之仁、孟子之良心与时间完全没有关系似的。在西方,自海德格尔做出存在论的...
【伦理研究】关键词:恶;性;情感;儒家摘要:恶既是现代语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恶是由物理性的人性所自发产生的一种情感,即厌恶、恶心。由厌恶的动作逐渐形...
摘要:理欲之辨的命题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之中,先秦诸子百家开创了“理欲”之论的先河,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等人提出“存理去欲”,王阳明、戴震更提出“理存于欲”。理欲之辨的...
摘要:孟子的环境伦理思想融生态学、环境学和农学知识于一体,不仅为保护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而且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百姓的丰衣足食、社会的稳定和执政者的统治...
【文化哲学】摘要在如今自利化趋势严重的社会,“德”作为东西方公认的思想价值被社会高度重视。道德判断有功利主义、利他主义等标准,道德行为的动机也多种多样。在社会原子化个人的时代,...
摘要:“责任心”和“美德”都是先秦儒学的重要概念,但二者之间存在微妙而本质的差别。“责任心”意味着一个人有意识地确保自己履行职责。孔子、孟子和荀子都讨论了“责任心”的问题,尽管...
·生态文明建设·摘要: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这句话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这句话体现了儒家对于生命的高度敬畏,当前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