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摘要]实践存在论美学和生态美学都是近年来美学界为深化美学研究所作的可贵尝试,可从三个方面阐释两者之间密切的关系:首先在哲学...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摘要]面对由工业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与自然失序,西方学者最早对生态问题与环境审美进行了讨论。中国美学研究者迅...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摘要]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世界早已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消费决定生产已然成为全球性趋势。当代“消费社会”的来...
摘要:“八景”和“九曲”的差异并非仅是数字,更在于其意涵。“八景”将一个特定区域的分散景点统合在一起,而“九曲”则是将峡谷溪流之中的曲折之处予以连接。“八景”中有许多绚丽奇诡的...
[摘要]环境美学是美学超越艺术哲学、关注环境问题的重大突破。新世纪的环境美学拓展至生活美学,研究生活的器具美、关系美和行为美。卡尔松从环境的功能美发展为建筑和生活用品的功能美,...
从先秦时期起,春游便成为人们钟爱的习俗:万物复苏之际,个体潜入高涨的生命之流中,欣欣然陶醉于自然物。在路上,人将自己交给丰盈的世界,世界也将自己交给人。生之趣,活之乐,美之魅,...
“中国近代美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比如,中国近代“美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哪里?“美学”的周边概念是怎样从西方传入东方的?这些概念是如何被翻译过来的?翻译的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艺术表达形式逐渐丰富,本文通过对西方美学的问题谱系及其中国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阐述其影响性、重要性,并结合问题现状,分析其对我国的影响意义,以更鲜明、更客观...
〔摘要〕意象,是朱光潜前期美学核心范畴。以“意象”为红线,串联起朱光潜前期美学的大多数重要概念。朱光潜意象论具有中西汇通的特点,虽然朱光潜在意象论阐述过程中援引了不少西学概念、...
[提要]空间美学的生成源自主体对空间的感性经验和诗性思维的融合,其话语内涵则凸显于主体从“身体”到“距离”的空间审美经验之中,成为从空间元素、空间理论、空间现象以及空间存在等方...
内容摘要:魏晋时期,“身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往的身体观念被摒弃,新的身体观应时而现,《世说新语》是魏晋士人身体美学观的集中体现。魏晋士人将身体看作身心合一的结合体,进而思...
摘要:西方美学史若按审美主体的言说依据来分,大体可分为原始美学时期、精神美学时期和生命美学时期。前两个阶段对“美”本质的追问过程中,思想者往往缺乏一种对追问本身的反思,即追问过...
摘要:很多学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美学与审美之间出现了裂痕:一方面是活生生的审美经验,一方面是抽象的概念游戏。那么,如何弥补这种分裂?身体美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身体是“主...
摘要:近年来,伴随网络“吃播热潮”的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导致审丑消费主义乱象。以“吃播丑象”为切入点,从理论研究的角度阐释丑的本质、梳理审丑的历史渊源,并在大众文化的视野下分析当...
摘要: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自然美问题作为“美学论争的第二大问题”出现,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在“美学大讨论”中主要有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
摘要:在美学研究中,康德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CSSCI(1998-2018)收录的1236篇引用康德著作的美学论文为中心,全面考察我国美学理论的研究现状。通过系统地使...
“美感”命题指的是研究者对美感进行了学理化的现象观照和本质透视提出的指认、说明、辨析美感的命题。中国“美感”命题一百年的历史沿革,需要置于四个大的发展阶段中梳理和打量:20世纪...
摘要:刚性美和柔性美是美学上一对重要范畴,在自然、社会、艺术中都有对应的审美形态。本文从刚性美、柔性美、刚柔并济的内涵出发,分别列举其在自然、社会、艺术中的表现形态,进而探讨其...
摘要: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夏夫兹博里提出“内在感官说”,认为人类除外感官外,还拥有并具理性与感性的内感官(InnerSense),它来源于神的心灵,是美感与道德感的来源。一方面,...
摘要:公元前一世纪作为罗马文艺的鼎盛期,更是各类人文主义思潮碰撞交流的高峰期,以朗加纳斯为古典主义其中代表,于代表作《论崇高》中首次提出了以崇高为代表的审美主张,肯定了人性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