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丽江改土归流后,木氏由土知府降为土通判,打破了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统治。流官管理体制进入丽江,施行劝农桑、兴修水利的生态经济政策,儒家、佛家...
摘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是具有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强调实现人的解放,最终完成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进程。而这一无限的发展进程,其已有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在...
[摘要]道路桥梁是交通运输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正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施工质量是工程的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
主讲人: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间:2019年3月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目前,生活美学已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最新路标”,这种最新的美学建构已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基本共识,...
摘要:技治主义兴起于18世纪上半叶,是在美国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而产生的,提倡通过拥有专业技术的专家来实现对社会高效、和谐的治理,通过技术手段将一切违反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行为进行干...
《国民审美素养:社会转型时期的审美资本》易晓明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版审美素养研究是一个非常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当前我国正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要]为探讨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丰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3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
提要:概念史或理论的谱系学分析是美学与意识形态的理论关系的一个思考角度。具体的研究路径,是比较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与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重心是马克思的经典《路易&...
摘要:以“美的感官”为核心概念,十八世纪的英国美学家沙夫茨伯里和哈奇森发展出的内感官理论是十八世纪英国美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国内美学对“美的感官”...
摘要:法国汉学家朱利安在其一系列论著中,建构了以“平淡”“非-客体”“去本体论”“内在性”等为特征的中国古典美学。朱利安的目的是借呈现中国从而打开欧洲思想的“未思”,不过,其中...
摘要:德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其《重构美学》一书中对西方美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给予了学术图绘与构想。韦尔施认为,在当今西方后现代社会,“审美化”(感性...
摘要:康德美学是典型的“心灵-表象”美学:心灵运用其各种认知能力,将客体通过综合而呈现为表象,客体于是通过表象被给予主体,心灵中的鉴赏力则将表象与主体的感受联系起来进行审美判断...
摘要:在西方美学史上,二元论(dualism)曾经长期占据上风。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建立起等级制的人学图式:心被想象为一种主体性角色,身则被当作需要驱动、充实、引导的被动之物。从...
摘要:在西方美学历史上,“崇高”作为一个重要美学主题被哲学家们所反复提及。自朗基努斯开始卢梭、狄德罗、康德等哲学家都探讨了关于“崇高”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席勒。本篇文章从“崇高的...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的美学有三个资源,即古代美学、外国美学,以及20世纪以来形成的现代美学。这已经构成了我们的常识。本文所要强调的是,这个常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遗漏,即美学的发展还...
[提要]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独特价值主要包括:其一,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和独特的现实体验,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深度、广度和丰度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挖掘现代...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摘要]有别于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环境美学,中国之生态美学是包括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智慧、资源与话语的具有中国气派、...
摘要:生态美学注目于必然,文艺美学倾心于自由。借庄子的话说,二者分别旨在“邀食于地”和“邀乐于天”,难免存在某些观念冲突,重叠则互损,分区则共荣。若在自然哲学意义上阐述生态美学...
【中外文艺理论研究】[栏目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丁国旗研究员正聊得兴起,高潮突然想起下班时在地铁站口拿到的上访材料,猛拍一下脑门,暗骂自己一句傻逼,就急急忙忙给“诗的妾”...
[摘要]新实践美学的人学维度一直未被指证和敞亮。实际上,一个时期以来,以张玉能为代表的新实践美学与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阎国忠的新实践本体论美学一样,日益关注人的生存现实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