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践概念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哲学范畴。亚里士多德把实践置于最为高贵的思辨活动和最为低贱的创制活动之间,使之兼具二者的某些特性但又在实质上有所不同。康德一方面取消亚里士多德...
摘要:黑格尔认为概念是具有流动性的,“对象化”概念从康德哲学开始出现,直到马克思哲学被用于实践领域,经历过了从认知领域到实践领域的转变,从“先验”思维到理性逻辑思维的过程。康德...
摘要:传统形而上学的没落与近代哲学的理性区分息息相关。启蒙理性高扬主体性、批判实体性形而上学,却沦为一种主观理性与功用理性。为解决启蒙理性的危机,康德建构了主体性形而上学,区分...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探讨既秉承了康德先验“自由”意义上的西方哲学形而上理想追问,又以下沉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现实生活的方式展示出自由的尘世境遇,显示其独树一帜的理论...
摘要:本文基于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尔《人的概念》的理解和分析,阐述了霍克海默尔关于人的本质;关于人的存在对社会的依赖;关于正因为资本主义环境使更为自由的人的出现有了可...
[摘要]批判理论(KritischeTheorie)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思想,kritische一词究竟是翻译为批判还是评判,直接关系到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旨趣的把握。从词源学角...
内容提要:虚无主义是现当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现当代哲学家们对虚无主义的理解和运用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何在一种融惯的意义上理解和把握虚无主义是一个严峻挑战。通过对虚无主...
〔摘要〕通过反思阿多诺对康德先验自由的批判,揭示该批判的实质是对理念本身进行机械的还原论操作,能够为长期被“污名化”的康德式形而上学理念“正名”:自由的二律背反是关于现代生活条...
·哲学研究·摘要:“交换抽象”是现代德国哲学家索恩-雷特尔在其著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西方历史的认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根据这一概念,雷特尔...
摘要:我国学者张江发表《公共阐释论纲》,力图解决统一性的阐释何以可能的问题。《公共阐释论纲》在阐释者的主体性、阐释的时间性、阐释结果的有效性这三个维度上,通过考察当代阐释学的基...
[摘要]今天哲学的热度不断上升,如何在哲学关注度显著增强的背景下,不为外物所惑,持续提供专业的哲学内容和高效率的哲学训练,这是哲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要回应这一挑战,就必须回到哲...
【经典与哲学之关系专题研究】摘要:我们似乎很容易就可以观察到,哲学与科学对待经典的态度有明显的区别,哲学不断返回经典。但“哲学”“科学”这样的语词所指示的对象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多...
·当代哲学问题探索·摘要:在通常的理解中,“伦理”与“道德”“德性”“习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不分的;但实际上,伦理与道德是有差异的。在康德...
摘要:构建唯物史观的道德理论面临一个理论上的困难。因为唯物史观主张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在这种语境中确立社会义务主体将面临无穷倒退的逻辑困境。经过分析,在唯物史观的语境中,人...
摘要:对于近代认识论中的”认识对象”,胡塞尔与马克思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胡塞尔关注“对象的给出方式”,将对象还原成某种经由含义充实而给出的东西;而在马克思这里,对象是表现主体...
[摘要]马克思真正从法学到哲学的“转向”可分为两个阶段,学生时期的“柏林大学法哲学建构”和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完成。波恩大学时期的马克思专攻法律,柏林大学时期的马克...
摘要:“从天国到现实”的精神自由观的形成和传统旧哲学的自我意识的片面性证明了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合理性以及客观性。马克思致力于现实生活,超越了德国观念论中自由的“虚化”和“物化”...
[摘要]从分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德国古典哲学基础出发,探寻这一概念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之处。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扬弃了“自我意识”的形而上传统,赋予了其以...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学术,不端,职业道德,康德,利他行为,科研。道德行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赵雷,李园园,叶君惠,胡凤...
对伦理学形态问题的自觉反省原初只是发生在现代伦理学的语境之下。然而,这一问题本身具有理论上的普遍性,甚至是任何一种哲学形态的伦理学的逻辑基点。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儒学在现代社会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