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现代环境伦理学视角来看,老子思想中蕴含着系统的环境伦理思想。老子认为,万物同源于道,道生万物,并平等对待万物。万物平等、物我平等奠定了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事...
摘要:对美好生活的科学界定是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提。幸福、尊严、和谐、审美、自我实现、全面发展、自由与公正构成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关于自身生活所设想、向往的基本价值。...
[摘要]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是指:以某种伦理理论(价值观念)为指导对日常生活进行改造,使该种价值理念融汇在日常生活之中,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习惯。其本质在于,通过价值...
导读:本文包含了客户评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客户,标度,模型,正态分布,评价,价值,数据。客户评估论文文献综述写法张晓燕,戎晓红,马娜[1](2...
摘要:现代环境哲学非人类中心主义坚持自然内在价值道德论,这是错误的。因为,道德是属人的和为人的,唯有人具有道德地位。但大自然确实具有内在价值,这警示人类必须尊重大自然,走人与自...
摘要:韩东屏教授的文章《走出僵局:亲亲相隐是非善非恶的可容行为》凭借道德价值的四分框架,把亲亲相隐定性为非善非恶的欠当行为,提出了一个既不同于肯定派、也不同于否定派的新颖论点,...
摘要: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身体,是对人的内在自然的认识、改造和利用,这使得生命科技活动需要特殊的道德辩护,而合适的道德辩护应当是义务论的而非目的论的。以“自然人”的尊严...
〔摘要〕人工智能2.0时代标志着人机一体化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来临,这种背景下建构人工智能伦理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人工智能技术具有不确定性、隐象性和系统复杂性,其伦理建构需要遵循整体...
摘要:西方哲学对存在和存在者的划分,构成了一切形而上学的基础,而形而上学必然导致虚无主义。被称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的尼采试图克服这一必然后果。本文主要以尼采的哲学思想为基础,通...
摘要《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有两个重要的推进,一是把虚无主义的反思核心从崇高价值的虚无化进一步聚焦于基本价值的虚无化;二是沿着尼采关于虚无主义起源于苏格拉底理性文化、柏拉...
【摘要】胡塞尔书写了大量关于价值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文本,按照静态描述和发生现象学方法的区别,我们可以将胡塞尔的价值哲学区分为早期的形式伦理学阶段和晚期的生命或精神伦理学阶段。早期...
摘要:安斯库姆在《现代道德哲学》一文中提供了回应休谟“是-应当”问题的两条路径:“是-需要-应当”与“是-亏欠-应当”,即通过人性事实与制度事实来搭建事实与价值之间的桥梁。其实...
摘要:尼采在打破苏格拉底以后的西方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的基础上,自信高呼“上帝死了”,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宣言,试图摆脱基督教上帝的束缚,关注当下的人的价值,进而凭借自己的权力意...
摘要:怀特海的价值理论闪烁着不朽的智慧光芒。国外学者乔治·摩根、小约翰·B·科布、大卫·雷·格里芬、马库斯...
摘要:康德将绝对命令表述为三个公式,其中目的公式是要对待自己和他人,把人总作为目的,而不仅仅作为一种手段。目的公式能否作为绝对命令的核心表述在伦理学家中引起争论。争论的主要焦点...
摘要:舍勒反对康德理性主义的自律理论,提出自己人格主义的“双重自律”理论,即“伦常明察”的自律和“伦常愿欲”的自律。他通过“自身明察”概念将道德价值的普遍客观根据从康德的理性形...
摘要:舍勒于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的末期,对其成败进行了初步总结。舍勒是从文化角度来考察女性主义运动的,他认为女性主义运动的未来意义在于形成一种体现女性价值的“女性文化”。舍勒的“...
[摘要]洛采哲学在经验领域追寻超越性价值的思路,契合了波德莱尔关于现代性定义中的二重性特征,成为西方哲学内部比边沁思路和尼采思路更为基本的“现代性思路”。洛采哲学中经验结构的不...
【摘要】在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的语境中,德和福分别是形上价值和形下价值。对德和福的区分是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佛教的传入得到强化。中国传统的德福平衡思想,对于个人而言,有...
摘要:阐发了荀子本分权利观下的法治理论,认为荀子《天论篇》“明于天人之分”而“不与天争职”的价值框架所划定的本分本利边界,及其用以进行“权物称用”而建立的本分权利观,是法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