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学家邓以蛰五四时期立足于实际,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新文艺;三四十年代,他借鉴黑格尔与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实现对中国古典书画艺术的重释与创构;新中国建立后,他尝试从毛泽东实...
[摘要]海德格尔和李泽厚都看重情感,都关注情感的作用、类型与来源。首先,关于“情感作用”,一方面,他们都重视情感的生存意义,都反对单纯理性;另一方面,他们的关注层面、运思视角、...
【传统文化】摘要孟子以后,儒家的思想学说逐渐衰微,朱熹通过对儒家经典“四书”的解读开创了新的诠释系统,构建了庞大精密的儒学思想体系。其中,《孟子集注》加入了许多创新理学思想,是...
摘要:《周易》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影响。在《周易》中,圣人通过“观物取象”于整体直观中把握到事物本质之“象”,通过创设卦爻符号之“象”将其表现出来,再...
[摘要]先秦诸子的学术范围广泛,既包括追求学问的“学”,又包括治理天下的“术”。先秦诸子“学”与“术”的意蕴,《庄子·天下篇》《论六家要指》和《汉书·...
摘要:“乐与政通”是我国古代“乐”之功能观的重要表征,实质是把乐与政治进行“联姻”,突出乐对于政治的教化作用。从《吕氏春秋》有关乐的论述来看,其所谈及的“乐由道生”“乐由心生”...
摘要:中国古代乐学,虽然内容繁复,但宏观地看,是一个在“天地神人”的整体观念下展开的理论体系。它认为“乐”是“天地”与“人心”交相感应的产物,“和”是“乐”的核心要素。其具体内...
[摘要]“诠释学”一词最早源于西方,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拥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技术。“诠释学”这一学科虽起源于西方,但早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诠释思想。学者将主要研...
【历史研究】摘要:中国古代性灵理论源远流长,自先秦诸子萌芽出“性灵”之概念,发展至明清而臻于丰富,自足成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壮观之象,其对古代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之影响甚为深远。其...
摘要:“适”是《吕氏春秋》中所蕴含的一个推陈出新的美学概念,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中和之美”的内涵,更是由此激发了审美活动中对于生命本体的重视。《吕氏春秋》中的...
再解读摘要:中国现代学术文化起源于《新青年》,在胡适所倡导的“整理国故”运动中蔚为大观。胡适是现代学院派学术文化传统的典型代表。疑古证古,评古论今;实证主义,科学至上;反体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