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红军初创时期,在没有国家政权提供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废除薪饷制,实行带有战时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通过自筹经费、给养,以平均分配为原则,保障了官兵的日常消费,实现了官兵物...
论文摘要红军长征时期由于远离根据地,路途遥远,在面对国民党坚壁清野的政策,不得不轻装上阵,减轻负担。且红军所经区域大都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存在的民族隔阂加上国民党反动派政策的...
苟坝会议留下的不怕孤立、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为当地奋力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增添了强大精神动力。ApplicationofFaceRecognitionTechnologyinPu...
2016年开始,魏思孝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形式,即为自己身边的农村妇女和农村男性“做传”。一系列或长或短的故事,显示出他的思考力度。他给自己定下三个原则:立场中立,不掺杂个人的感...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7月中旬,我们到广元市苍溪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两天来,我们在红军渡共同回首红四方面军长征从苍溪出...
“莫杀!莫杀!”1934年11月26日,车田村村民李木富连声大喊,阻拦团防杀害红军政委段苏权。原来,那时候,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二、六军团东征湖南,决定留下原黔东独立师坚持...
90年前的6月25日,在上杭蛟洋爆发的农民武装暴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蛟洋农民为反抗压迫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它揭开了上杭武装斗争的序幕,是上杭县农民运动的伟大尝试,也是闽西...
[摘要]东江革命精神是周恩来、澎湃、古大存等革命先辈领导广大革命群众,在东江地区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革命品质和精神风貌。它蕴含了“英勇无畏、敢于牺牲...
摘要:长征中长汀籍军医——共和国将军傅连暲、涂通今、叶青山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因陋就简、救死扶伤,保存红军有生力量;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培养红军医疗...
摘要: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回溯了我们党在长征时期的艰苦岁月和卓绝功勋,纪念缅怀长征路上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同时,对红军长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与当今时...
1934年10月,刘少奇随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旬,到达陕西吴起镇。长征途中刘少奇曾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在加强部队的政治工作,提高红军战士的...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地。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
摘要:南梁精神是毛泽东思想在陕甘乃至西北地区实践发展的最早精神产物,同时,又是延安精神的主要源泉之一,起承转合的作用十分明显。毛泽东十分珍惜和吸纳陕甘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他对陕...
摘要:长征时期,毛泽东在政治生活、军事作战、宣传鼓动、党内斗争和挫折不利中成功地运用了辩证思维,处理了一个又一个紧迫而又复杂的问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
·红色文化研究·摘要:红军东征,是为了巩固苏区,创造开赴华北前线与日直接作战的条件,是实现党的抗日主张的伟大壮举。中央红军从1936年2月20日渡河...
在将星璀璨的共和国开国将领里,曾绍山中将的名气并不是很大,跟王近山、张震、皮定均等没法比。但实际上,曾绍山也是我军一员战功卓越、彪炳史册的猛将,在第二野战军时曾一度与王近山齐名...
·苏区研究·摘要: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一个在党的领导下,以各级苏维埃政权为核心,辅以各类武装或非武装的群团组织围绕其外的苏维埃政权体系。从...
1929年1月,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大兵压境之下,红四军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决定采取“攻势的防御”方针和“围魏救赵”的战法,即红军一部分留在...
黎平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会议作出了《中共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现了中央红军长征首次战略转兵,在紧要关头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为遵...
一、中共中央和红军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长征中顺利通过彝族地区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甩开了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继续长征途中,1935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会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