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自由主义秩序正在坍塌,世界正在进入民粹主义时代。民粹主义可以被视为是一种以人民主权为中心诉求的意识形态。民粹主义成为当代政治的主导潮流,是左翼和右翼共同的主导性政治叙事...
摘要:从历史视角而言,国际范围内的传统人权观念经历了三代,即传统自由权和公民权(消极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积极自由权利)、“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整体发展权利)。为此,笔者...
摘要:公民责任意识的现代化转变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实施依法治国、加强社会监督、推进民主进程的重要保障。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及其极具时效的传播力,有利于对公民身份、公民道德与价值...
摘要:政治信任源于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它涉及公民、政府与特定价值之间的特定关系,是构建执政合法性和政策有效性的政治心理基础。本研究基于第六波世界价值观调查的“主观”数据与世界...
[内容摘要]二元制是东哥特王国最明显的特点。这种二元制特点反映在诸多方面:东哥特王国王权合法性的双重来源、行政体系的二元制、司法系统的二元制、宗教格局的二元制。这种二元制特点一...
试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及当代价值试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及当代价值张明(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401)摘要:葛兰西是西方颇具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国市...
·文化研究·摘要:古代天下体系是先贤在特殊历史状态中完成的政治创制。新天下体系对其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是使世界成为政治主体的世界体系,是以世界为整体政...
摘要:民粹主义和身份政治产生于不同的理论和政治语境。尽管二者分享着类似的同质性和反抗性逻辑,它们在看待自由民主体制的关系上却彼此对立。身份政治在全球化进程中嵌入到资本主义体制之...
内容摘要:西方制度理性选择的基点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个人与国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博弈,其博弈的结果就是个人与国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相对平衡。西方制度理性选择的基点:“平衡主...
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包括了正义论、政治观和国民教育观。柏拉图通过对雅典城邦民主政制的批判、公民理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和哲学家统治国家等三个方面的论述,对国家民主政制勾勒了一个...
[摘要]作为一种变化和动态的政治目标,国家认同形成于公众的日常实践中,并通过话语、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产生、复制、转化和瓦解,这对于理解国家认同如何被政治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想...
摘要:“塔西佗陷阱”的发明权属于中国,是中国学者对社会科学世界话语体系的一个贡献。“塔西佗陷阱”的核心是公权力脱离人民,主要内容是权力中心、囚徒困境以及高成本运行,结果则导致零...
摘要:近现代历史上的民族建构对内追求同质化,对外追求差异性。事实上,民族国家内部相对均质的状态只存在了相当短一段时间,而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体层面的融合与同化也并非政治统一的充...
[内容提要]个体如何在共同体中生活,是政治哲学自古以来的核心议题。自由主义提出了自己的国家认同理论,该理论因政治评价开始追问政治共同体能否获得其成员的认同的转变而成形。自由主义...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类俨然已经从封闭隔绝的“部落社会”走了出来,“东方-西方”“我者-他者”的二分法已经无法适应世界整体局势的发展需要。“人类命运共同...
摘要:正义是衡量市民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扬弃市民社会的中坚力量。按照传统共同体——市民社会——自由人联合体这一发展脉络,马克思在不同意义上厘清了“市民社会”的概念。...
·学人论语·〔摘要〕族群民主是回应族群分裂社会如何践行民主制度的思考与尝试,其特征是核心民族的形成先于国家的形成、核心民族的价值高于民主价值、视国内...
摘要:国际离散群体与民族分离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很有限。本文在分析了民族意义上的国际离散群体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际离散群体参与民族分离运动的动力和过程...
〔摘要〕民族主义在概念界定上常被视为是一种意识形态。问题恰恰在于民族主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对此学术界长期以来更多是“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过。安德鲁·海伍...
摘要:《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的一种尝试,是他在经历了从社会基层展开的自下而上的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中国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的理论构建。近代以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