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崔清田在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吸收、反思前贤研究成果,同时又有诸多创新,学术成就卓著,成果丰富。2014年出版的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成果《...
摘要:西方关于人类认知基本类型的确认,一如笛卡尔在《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中将其约化至最小分类为直观与演绎两种,若从东方佛教逻辑亦即量论因明来看,即是现量与比量。虽然演绎或比量在...
内容摘要:逻辑是思维,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语言与逻辑一直以来都有着深刻的联系,而逻辑语用学是语言与逻辑之间的一条纽带,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逻辑语用学主要借助逻辑的分析来研究...
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卷十中提出“诗与哲学之争由来已久”,使得“诗与哲学之争”成为了柏拉图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会饮篇》中,不但明确涉及到“诗与哲学之争”的具体体现,更多次暗示...
摘要:柏拉图《斐洞篇》作为苏格拉底灵魂观的翔实记录材料,该书通过对话的形式记录了哲人面对死亡的态度,论证了身体与灵魂的关系。本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试图对该书的主旨进行提取和梳...
摘要: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十分重视“敬重”这一道德情感,并可以将“敬重”看作是理解康德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康德认为道德情感是一种伴随着道德法则而产生的,并能够对人的道德行为产生...
内容摘要:论文主要从柏拉图对话中对诗哲之争的论述开始,分为三个部分论述这个问题,第一个方面主要探究诗哲之争的背景和原因,接着论述诗哲之争的实质,指出诗哲之争是逻各斯与密索斯之争...
内容摘要:对正义的确切定义的探寻贯穿着人类全部的文明进程。正义秉性的原初动机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之上,此乃使正义成为有条件的,但在建制之中,作为道德教化的正义又必须是无条件的。...
内容摘要: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洞穿了人在公众状态支配下,人与存在的本质关联渐行渐远。语言总是成为人的工具而被使用着。故而必须脱离人与语言这种功用关系,反而要存在征...
摘要:何为“善”?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西田几多郎作为日本最著名的哲学家,从意志的角度,认为善是“自我的发展完成”。西田给出了“善”之观念的建构,在整体性、目的性、社会性等方面有...
摘要:“良知”概念,是中国儒家哲学的重要概念。从孟子“良知、良能”到王守仁“致良知”的心学兴盛,及王门后学对其的发展,再到牟宗三继往开来的“良知坎陷”理论的开展,无不表现其在中...
摘要:基于“四句教”先于嘉靖六年“天泉证道”的事实性前提,《稽山承语》第25条是考察阳明“四句教”最基本的文献,并以之推定阳明提出“四句教”的时间当在嘉靖四年十月至嘉靖五年春末...
摘要:陆九渊的思想多有对孟子的继承,其中尤为关键则在于对孟子“大体”思想的继承,在陆九渊看来,大体即是本心、天理、至善、仁。并且他将义利之辨作为“大体”在人上的体现,同时他将同...
摘要: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命题常被理解为道德标准,但其中亦蕴含孔子对求知标准的设定。因此建立在古代训释和现代诠释的基础上,最终得到结论:“知之”与“不知”是相互联系、...
摘要:“诚”本源自宗教祭祀活动的一种虔诚的心理状态,经儒家学者吸收,阐述、升华后变成一个具有本体论,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是儒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诚”让...
内容摘要:“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中的核心观点,是其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良知就是“心之本体”,良知能使我们见父知孝,知孝自然也就会尽孝,尽孝要格物,而格物也是在良知的指导之下...
摘要:经典科学对自然目的论的批判并不代表目的论的消失。毋宁说,对内在动因的排斥,以及对外在动因的推崇,恰恰为神学目的论的生长腾出了空间。在宗教的合法性、科学家幸福的源泉以及理性...
摘要:人的同一性问题是当前形而上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近代以来,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的论证已屡见不鲜,一些新的关于此问题的判断标准随之不断出现,所以在人的同一性问题的探讨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