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书豪:孔子之“仁”与亚里士多德“友爱”思想的差异性研究论文]()
摘要:孔子在时间向度上早于亚里士多德百年之久,二人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他们提出的伦理思想也必然有差异。二人的思想对中西方的文化的影响都很深远,因此对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比...
![陈漠:论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友情”概念论文]()
内容摘要:对正义的确切定义的探寻贯穿着人类全部的文明进程。正义秉性的原初动机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之上,此乃使正义成为有条件的,但在建制之中,作为道德教化的正义又必须是无条件的。...
![赵悦然:简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论文]()
内容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对早期自然哲学的一个简单总结,也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创造。他认为,只有理解了事物产生的原因,即事物的本原,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事物,因此提出了“四因...
![■赵:论守法与正义——基于《理想国》中的正义观论文]()
摘要:苏格拉底谆谆教导学生要热爱正义,并以自己的行为为他们树立了坚持正义的榜样。但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从没有真正的给正义下过定义。《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载的苏格拉底总是在不停地...
![杨旭:浅析芝诺悖论中的无限思想论文]()
[摘要]悖论的产生可能引起数学危机,但是通过解决数学危机得以促进数学的发展。结合芝诺悖论中的“二分法”与庄子的无限分割思想阐述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辩证关系。[关键词]芝诺悖论;二分...
![刘欢:教化视野下初探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及灵魂说论文]()
内容摘要:亚氏德性教化思想也有灵魂学说以及形而上学体系作为支撑,亚氏的灵魂二分就是德性结构论的理论来源。此外,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伦理思想也为亚氏德性教化思想奠定了基础,在此之上...
![杨杰:“陈蔡绝粮”的叙事演绎与主题分类——兼论中国古代哲学故事的构造方法论文]()
摘要:《论语》之后,“陈蔡绝粮”在历史上至少被演绎出26个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依据思想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的构造或叙事类型。这些不同的组别内部以及组别之间,依据大小思想主...
![王永宽:中国古代革新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当代启示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革新精神的文化内涵,包括哲学层面的认识基础、政治层面的理论指向、思想层面的观念与意识、道德层面的修身原则、特定层面的复古即革新等。其历史意义体现在,中国古代革新精...
![姚海涛:明“分”使群与尚“术”利生——统类视域中的荀子政治哲学论文]()
明“分”使群与尚“术”利生——统类视域中的荀子政治哲学明“分”使群与尚“术”利生——统类视域中的荀子政治哲学姚海涛(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青岛266106)摘要:作为战国...
![李锐:早期中国的天人合一论文]()
[摘要]中国与西方都有讲天人合一的传统,以天人合一为中国特有的思想恐难成立。余英时从轴心时代的文明突破来讲中国独特的内向的天人合一,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因此,如果要研究中国的天人...
![王中江:中国古典语境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共同性话语论文]()
探讨“差异性”、“多样性”和“共同性”等概念有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它可以是哲学上的、宗教上的和文化上的,也可以是历史上不同传统中的,如西方的或东方的。当前的倾向和趋势是,人们偏重...
![白立强:“学”“习”之“说”的道体意蕴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摘要:“学而时习”之“说”内含着深邃的道体意蕴:一方面,“学”“习”分别意味着悟道、行道;另一方面,行道之中自然生成生命内在的“悦感”体验。“学而时习之”以立足当下的躬行实践构...
![杜成宪: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生死观教育论文]()
摘要:如何对待生?如何面对死?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家都主张生时勤勉,死时安然。儒家学者区分了两种意义的死:“君子”的死是生命活动停止,其影响却不会熄灭;“小人”的死不仅是生命之死,...
![金香花:道学“气象”论论文]()
内容提要气学思维作为中国古代宇宙伦理系统的典型方法,整体性地构筑了古人的世界观。尤其气的运动、关系属性,超越理智与语言的界限,构成了对本体的理解与感受的基础思维模式。北宋程颐的...
![祁美琴:中国学者研究中的“内亚”概念及其问题反思论文]()
[摘要]近年来,“内亚”及其“内亚性”“内亚传统”“内亚视角”等衍生概念成为中国历史学界讨论的“热词”,但学界对有关概念的考订、辨析、认识和使用并未达成共识。尤其是“新清史”与...
![马士远:鲁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刍议论文]()
摘要:广义鲁学的界定,借鉴狭义鲁学所持的基本标准,即鲁学是鲁人开宗立派的学问,是鲁地的学问。而所谓的鲁地,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势力范围,即《汉书·地理志》所说的鲁地的...
![Zhang Cunjian:HowtoForestallWesternScholars’MisreadingofChineseTraditionalPhilosophy?论文]()
Abstract:ThemisreadingofChinesetraditionalphilosophygoesinwesternscholarsbecausetheyread...
![陈松:以“马”解“中”:张岱年论中国古典哲学的危机与转化论文]()
摘要:作为知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张岱年一以贯之地坚持中国古典哲学存在的合法性,并认为应当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进程来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中国哲学精神。他从语义学层面和人性论层面...
![曹兵武:从天人合一到大道为中——早期中国世界观的生成演变与当下意义论文]()
摘要:早期中国的世界观可概括为天人合一和大道为中,其中,天人合一多被古今论者认为是中国思想、文化与文明的本源性观点。从文献上看,天人合一学说以天人感应为基础,逐步发展到天人合道...
![杨泽波:三分法视域下孟子与荀子、心学与理学的有机融合论文]()
摘要:孟子与荀子、心学与理学的关系,是儒学研究中首屈一指的大问题,被人誉为“千古不可合之同异”。牟宗三、李泽厚都曾试图对其加以综合,但效果都不理想。借助儒家生生伦理学的三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