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报讯(记者刘川通讯员王麟)8月9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在津签署《关于在海洋生态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增强公益保护合力的意见》,...
论文摘要本报讯(记者崔洁通讯员雒呈瑞)“案管部门对于受理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刑事案件,均应实行双移送,及时将案件线索和有关材料移送本院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部门;办理部门对于案管部...
论文摘要6月4日,在第48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五起环境资源典型案例,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尊法守法,积极参与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
论文摘要对话人:省检察院第七检察部(筹)负责人郭磊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辉记者:我省检察机关在推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郭磊:我省检察机关以刑事检察为依...
论文摘要日前,由云南省法学会主办、以“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的首届“滇峰法治论坛”在昆明成功举行。来自全国人大、中国法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云南、陕西、广东、四川、贵...
论文摘要案例1青岛即墨区人民检察院督促即墨区海洋与渔业局依法履行海域资源保护职责诉前程序案让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资源者付出应有代价【基本案情】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即墨区...
论文摘要本报讯(记者陈波)12月1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11月,全市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立案1531件,督促有关方面治理被污染损毁...
论文摘要近日,岳阳君山区一份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判决引起关注。被告人付某贵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判决其2020年3月31日前“在...
论文摘要近年来,人民法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司法理念,优化环境资源审判队伍,持续加大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资源保护案件的审理力度,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加...
论文摘要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作为原告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这为中国的环境社会组织及其活动精英提供稳定的法律渠道进入政策过程...
论文摘要在科创板正式推行以及《证券法》修订的大背景下,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要综合行政、民事等手段丰富保护体系,全方位地提升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提升资本市场法治与司法救济等软实...
论文摘要建立完善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具有实践价值,也有现实需求。当前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实践存在制度性缺失等问题。建议自上而下完善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优化案件审批权限、建...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法律对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规定过于原则,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该类监督刚性不足、监督手段不强、监督范围不明确等问题。本文立足监督应遵循的原则,从完善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论文摘要调查权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基础性保障措施。本文拟在分析检察机关公益调查权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调查权主体、启动、内容与保障措施以及监督等方面对该制度...
论文摘要新中国民事检察经历了三个时期:前十年是以苏联为师的时代背景下确立,但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随同民事审判权的边缘化而中断。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间,民事检察以先试验再...
论文摘要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是一项重要检察工作,具有多元目的,呈现出事后性、特定性与广泛性等特征。当前社区服刑人员具有一定规模且成分复杂,检察监督面临的相关问题是缺失专门化检察监督...
论文摘要消费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也更好地维护了消费者个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良好消费环境的建设,更是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消费公益诉讼制度,其在各方面均...
论文摘要人民检察制度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新中国一同诞生。检察制度70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体现了对法律监督内涵的不同理解。初步建立阶段(1949—1978年)对...
论文摘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已经面向全国开始试点,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分析,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