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自主安全动机与安全绩效的多水平模型论文]()
自主安全动机与安全绩效的多水平模型<spanclass="superscript">*</span自主安全动机与安全绩效的多水平模型*蒋...
![周玲:面孔识别的特征、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摘要]面孔识别遵循特定扫视路径,有别于文字识别和物体识别,具有整体性和倒置效应。关于面孔识别存在认知和神经两个模型,梭状回面孔区是面孔识别的专门区域。存在知觉经验和社会认知动...
![易伟:努力:成本还是奖赏?论文]()
努力:成本还是奖赏?*易伟梅淑婷郑亚(大连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大连116044)摘要努力(Effort)与奖赏系统关系密切。当前关于努力在奖赏加工中的作用存在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
![曾欣然:班级欺凌规范与欺凌行为:群体害怕与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论文]()
班级欺凌规范与欺凌行为:群体害怕与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曾欣然汪玥丁俊浩周晖(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275)摘要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群体因素中的班级欺凌规范如何通过同辈压...
![苏彦捷:认知控制在第三方惩罚中的作用论文]()
认知控制在第三方惩罚中的作用*苏彦捷谢东杰王笑楠(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摘要第三方惩罚是一种特殊的利他行为,在维护社会规...
![王财玉:绿色消费的困境:身份建构抑或环境关心?论文]()
绿色消费的困境:身份建构抑或环境关心?*王财玉1郑晓旭2余秋婷1雷雳3(1信阳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河南信阳464000)(2安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安阳455000)(3中国...
![陈煦海:自主选择偏好:表现、机制与应用论文]()
自主选择偏好:表现、机制与应用陈煦海吴茜(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710062)摘要自主选择偏好指当面临自主选择或委托他人选择时,人们总是偏好自主选择,即使为此付出代价也在所...
![苏彦捷:“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角度的共情测量”专题简介论文]()
专题主持: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心理能力的...
![邵意如:事件切割:我们如何知觉并记忆日常事件?论文]()
事件切割:我们如何知觉并记忆日常事件?*邵意如周楚(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433)摘要事件切割指的是人们将连续的外界信息析解成若干个有意义且互相关联的事件的过程,实验室中...
![林锦灼: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干预:基于同伴的视角论文]()
摘要:青少年期消极冒险行为增多这一现象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个体自身发展因素外,来自同伴的影响也尤为显著。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冒险行为,但结交不良同伴也可...
![徐艳东:“不完善”的“至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种“至善观”论文]()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本体论以及道德领域同时将“不完善”作为“完善性”的重要标志,并且以virtú(道德力)概念取代了原初德性论的抽象评价,开始重视力量与能力变量...
![刘铁芳:幸福与人的自我规定性:个体道德如何可能论文]()
暑假期间,学院组织去扶贫点邵阳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插柳村学习考察,住在关峡小镇上一家叫“苗家传说”的新修小宾馆。晚餐前,我下来溜达,看见大厅旁边厨房门口几位同事正在吃凉粉,喊我过去...
![刘光明:一种趋同性的倾向——高蒂耶和斯坎伦的制度伦理观研究论文]()
摘要:道德契约论强调个体在道德原则方面的共识。作为一种道德理论,道德契约论不只是对道德原则的证成,它也为制度的合法性提供了辩护基础。契约论与制度分析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也体现在当...
![李萍:论道德认同的实质及其意义论文]()
摘要:“道德认同”以自我的道德人格确认为前提,但又包含了对社会道德规范和理想社会道德的构想,因此,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道德认同其实就是道德社会认同。然而,道德社会认同并不抹杀个体的...
![董辉: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道德自我”究竟意味着什么?论文]()
【摘要】身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价值理念与实践交融、冲突中的现代人,生存与生活实践中,面临着相互冲突的伦理文化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所导致的诸多困境和悖论性难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道...
![卢绍辉:回应对密尔“伤害原则”的三重质难论文]()
[摘要]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提出的“伤害原则”被看作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典范之论,这一原则自其提出便被广泛地批评,其中最主要质难体现在三个方面:“涉己”与“涉他”的区分、“伤害”...
![李建华: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一种类型学分析论文]()
□中华德文化研究□摘要:“人为什么需要道德”是人对人自身道德需求的原因反思。道德存在与“非道德”相对立和与“不道德”相对立的两种用法;人也存在“个体人”和“群体人”两种不同类型...
![梁凤华:道德脸面共享及脸面共享行为:社会关系和伦理事件的影响论文]()
摘要:用两个基于情境故事的纸笔实验,探讨了五类重要关系他人卷入三类负向和两类正向道德事件时,个体的脸面共享感受和脸面共享行为。研究1采用3(违背家庭伦理、违背消极义务、违背职业...
![伍麟:为何不道德行为容易重复发生?——基于心理学的解释论文]()
摘要现实生活中一些个体往往习惯性重复做出不道德行为。基于心理学角度可以从道德推脱、利己辩护、双重评价以及记忆弱化等机制理解上述现象。个体利用道德推脱使得道德认知和道德自省暂时失...
![解惠本:内疚情绪:道德情绪的新进展及其未来论文]()
摘要:内疚情绪是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自身的道德准则,或对他人造成了损害,继而产生的带有悔恨、愧疚、焦虑不安等的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因为内疚情绪是一种负性情绪,所以以往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