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道德哲学视域中,伦理的根本逻辑需满足两大价值条件:一是建构个体性与普遍性之间的价值关联性;二是以普遍性为预设前提和根本目标,使个体性复归于普遍性。伦理悖论的道德哲学本...
【心理学研究】摘要:通过对测量道德判断的两个主要量表道德判断访谈法(MJI)和问题确定测验(DIT)的比较和分析,探索二者间的异同点以及在实际研究中的相对适用领域。结果得出道德...
[摘要]麦金太尔晚近将依赖性纳入德性伦理之中,其核心概念是独立实践推理者,而这一概念是通过前提性概念“好”与行动的理由获得界定的。成为充分独立实践推理者不仅需要对他者形成依赖,...
摘要:道德伪善是一种道德印象管理行为,显性自恋的个体需要通过道德伪善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因此,本研究结合个体内显性自恋的人格倾向和个体间人际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显性...
摘要:社会新常态下,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处于关键的改革转型状态,并由此带来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人才,以确保社会整体变革的平稳度过。在简要阐述...
【哲学】[摘要]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错误观念产生的问题要通过正确的观念来化解。以赛亚·伯林认为积极自由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积极自由观念往往会造成对自...
摘要:作者对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中“主权个体”概念的历史来源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来自尼采对于哈特曼就施蒂纳的“个体主权”所作的简化批评的戏仿。尼采通过这种戏仿,把“自律”“责任”...
摘要:赫费的自由学说把自由视为人的独特本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批判性地解读神经生物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的六个层次,强调个人自由与实践理性的良性互动关系,指出意愿自由是个人自...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织角色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角色,模型,员工,战略,组织,个体。组织角色模型论文文献综述写法王永乐[1](2009)在《员工...
摘要:“可能世界”学说的产生是莱布尼茨可能性思想的一大延展,也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可能世界的产生的思想前提,到描述莱布尼茨自身对于可能世界的相关论证,揭示出莱布尼...
摘要:克尔凯郭尔作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他反对当时盛行的黑格尔哲学,认为哲学研究的不是客观存在,而应该是个体的存在。哲学的起点是个体的人,终点是上帝,人生就是一个单一的个体逐渐走向...
摘要:克尔凯郭尔在《畏惧与颤栗》中聚焦人的存在,强调个体的孤独体验终将走向信仰。克氏信仰观表面上游离于确定性之外,且建基于个体的主观经验,具有明显的内在化维度,但这种信仰观实则...
摘要:郭象的“足性逍遥”奠基在个体自我中心的观念之上,推论出以“自得”“自知”为主的德性论,其实质则是要实现顺应个体天性的生活方式。从理论上来讲,足性逍遥的生活方式,不仅背离了...
【文化哲学】摘要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发源于古代东方和当代西方,但东西方哲人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境况及主体的自由。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二者...
摘要:人存在于世界之中,而世界作为整体有其秩序,并有无数他者共在其间。因此,作为无数彼此相异的个体共存的整体世界,天地作为整体及其秩序必须保持其自在与自然,而不能为任何个体所僭...
摘要:中国传统的整体观念强调整体性,认为整体是个体的母体,整体先于并且高于个体,但后来从强调整体性走向了强调一统性的极端。传统整体观念主张个体融入整体,而融入的目的是要个人通过...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人类的正义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古代正义观是整体主义的,它坚持整体优先于部分,所谓的正义就是服从整体根据自然的规则所做出的安排。近代启蒙运动带来了个体主...
摘要:霍耐特基于阿多诺的非同一性思维提出“为承认而斗争”的理论,其内涵包括“爱、法律、团结”三种承认形式和“强暴、剥夺权利、侮辱”三种蔑视形式。霍耐特承认理论与阿多诺非同一性思...
摘要:大学生移动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关于其解决方法也各存争议,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实现大学生移动网络成瘾的干预是一条可行途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积极的情...
摘要:西方生存论学说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解答,集中表现为理性主义路径德性的自我实现和非理性主义生命意志的自我实现,以及存在主义对个体的内心自省。对此,马克思哲学给出了不同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