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研究【摘要】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将其道德学说区分为法权与德性论两个部分,这一区分一直是学界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法权论是康德的实证法学,不属于道德形而上学范畴...
【编者按】此文是复旦大学邓安庆教授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第三版修订所撰写的“黑格尔”词条之二。该词条对黑格尔哲学中的几个概念和名言的含义进行了勘定与阐释。一...
摘要:阿威罗伊有关质料理智的观点集中在《论灵魂》短、中、长三种形式的评注中。三篇评注体现了他关于质料理智的四种立场:质料理智是灵魂的一种倾向,且与人类灵魂的想象能力相结合;质料...
西方哲学研究【摘要】关于福柯是哲学家还是史学家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笔者以为只有在哲学之非哲学化这一大趋势、大背景下才能全面恰当地把握其作为和非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观。福柯既揭穿自笛卡...
摘要:经验论者认为,知识和确定性起源于感性的直接接受,感性可以直接、完整地把握知识和确定性。然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从经验论者的观点出发,进而以意识的辩证法批判之,感性不...
摘要:“自由”是斯宾诺莎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学界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自由伦理学、自由神学三个维度对其自由哲学展开了多重考察。然而,斯宾诺莎的自由哲学在这三个层次上都表现出了一种严...
摘要:“饰”字本非严格的学术概念,但《荀子》中却频频出现,且内涵不一,有在客观意义上作修饰解,有作对邪说奸言之掩饰解,但更多的是描述“礼”的文饰功用,即“饰别”与“饰情”。人、...
摘要:与近年来阳明学与阳明后学的研究呈“井喷之势”相比,朱子学与朱子后学的研究却略显“冷清”;若要有所突破,则研究必须回归文本本身,着眼于其中的基本问题,尽量拓展理论视野。对朱...
◇徽学:学术思想史专题◇摘要:明清时期的徽州易学,源于徽州地方性教育的繁荣、学人传习易学活动的自觉与家族易学氛围的熏染,是在维护程朱理学、阐扬阳明心学、回归元典、重申图学等学术...
【摘要】首先我力图澄清我对多个术语的基本观点,尤其是对“理学”、“道学”、“新儒学”以及“Neo-Confucianism”的观点。这些概念的用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梳理。我并不试...
内容提要晚宋以后的两浙朱子学研究是对浙学的开拓。由于朱子学研究不完全是纯思想的哲学分析,具有明显的思想史特征,因此其研究要素除了思想本身以外,至少还包括地域、时间两个维度所涵摄...
【摘要】“推恩”问题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羊易牛”章。所谓“推恩”,简单地说,指的是行为者在面对某事物(或境况)时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心”会自然产生某种道...
摘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非自足而又追求自足是城邦存在的基础与发展动力,与此类似,荀子认为,人的非自足性是需要圣王之治的一个原因。亚里士多德的自足城邦需要以节制为前提,较易走...
中国哲学研究【摘要】经济与文化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现象,江南由此成为传统中国的重要区域,并在改革开放后始终引领中国发展。长期以来,江南研究是海内外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呈现...
摘要:诗所言之志可以从多重层面来理解。其中,采诗、献诗与编诗之志使《诗》完成了从个人领域到伦理政治领域的转向。《诗》浸润在先秦礼乐文明的时代背景之中,是礼的精神在言说。不通礼,...
【哲学研究】摘要:启蒙运动是西方17、18世纪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唤醒理性精神以从宗教中解脱出来,是这一运动的核心特征。中国先秦时期思想的发展尽管背景不同,但...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学者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对《周易》两次“伐鬼方”的记载多有关注和探讨。但由于不了解《周易》卦爻辞一贯的历史叙事,这些探讨只是抽象地肯认之,而不能对其确切含义作恰...
〔摘要〕心学作为儒学系统的一个分支,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后来也出现了重重流弊。牟宗三曾大力彰显性体,以性体保障心体客观性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作用有限。在儒家生生伦理...
摘要:打破理性感性两分法的局限,将与善相关的因素划分为智性、仁性、欲性三个部分,创立三分法,是儒家生生伦理学的核心特征。这种新理论对何为善这个古老话题有自己的理解:成善必须首先...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摘要:启蒙传统具有两个面相,一是作为意识的清醒化或后习俗思维方式的理智启蒙,二是作为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的政治启蒙。两者之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