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性空”是龙树中观学的核心观念,这一观念与当代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的“虚无”观念有某种思考理路上的共通性,同时也在共通性之下掩藏着巨大的差异性。本文以“缘起性空”、“中...
内容提要:智藏为梁代三大法师之一,是成实学派的重要人物。本文根据“发现”和“集佚”的文献方法,从吉藏的相关著疏和安澄《中论疏记》中集出智藏《成实论大义记》。尤其是安澄所引用的《...
内容提要:《释氏疑年录》是陈垣先生编纂的一部查检历史上僧人生卒年的工具书。陈先生引书七百余种,内典如僧传、语录,外典如诸家文集、地方志书、金石碑拓等,无不广泛征引、考订异同,自...
内容提要:当代著名禅师净慧长老晚年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佛教经典,向信众讲解佛法,让“生活禅”与传统佛教的经典发生更加紧密,更加丰满的内在关系。从其讲解佛教经典的通俗性和故事性,时代...
[摘要]北宋文人苏辙与佛教的关系较少为人关注。其实,苏辙奉佛虔诚笃实,尤其对《楞严经》体悟深刻透彻。《楞严经》的独特义理化解了苏辙的身心之痛,并对其文艺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苏辙注...
[摘要]“转依”是唯识学对“解脱”的独特诠释。近五十年来,国际(英、德、法、日等)与华人汉语学圈,关于唯识学“转依”在词汇与哲学义理方面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界,以高崎直...
有清一代禅门编撰传灯录是最为常见之事,但在清代诸多传灯录中较有影响,堪称传灯录的集大成者是《五灯全书》。《五灯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卷,是超永所编撰,成书于康熙年间,《五灯全书》中...
内容提要:吉藏在《三论玄义》《中观论疏》和《大乘玄论》中对《中论》从其宗旨、破申与名义三个方面作了精要的阐明。从经论共同的旨趣而言,《中论》的宗旨即是“不二正观”;而从其作用来...
内容提要:敦煌《普门品》变相兴起于隋代,在莫高窟第420窟与第303窟内各有一铺。其变相内容主要根据《普门品》经文绘制,构图特点承袭北朝时期佛本生故事类的艺术风格,采用横卷式构...
内容提要:“湟中”画像砖墓佛教图像(本文所谓佛教图像是指明显具有佛教因素的图像,而非独立的佛像)表明随着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同时得益于“湟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众群体,至迟自...
浙江湖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佛教在这里一直非常兴盛,中国佛教史上的伟人也在这里不断涌出,先后有律宗的道宣,天台宗的仁岳,禅宗的皎然,净土宗的藕益大师,以及居士赵孟頫等人。此外,湖州...
内容提要:“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退坐一面白佛言”等文句,在佛经中反复出现,学者称为“定型句”,特别是初期佛典以口耳相传,“定型句”有利持诵,尤为多见。...
摘要:耿马总佛寺的多元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建筑风格、寺院壁画以及教义和仪轨等方面,其中建筑上具有浓厚的缅式、傣式、汉式等风格特征;经画与壁画在绘画风格上呈现出缅式和傣式风格,而技...
在上个世纪,禅宗研究历经了大量卓有意义的改变①译者注:“禅”的原文为“Zen/Chan”;本文原作者的解释为,文中所讨论的两本书的作者都用了“Zen”这一日文翻译,但是他们实际...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对汉译佛教典籍中疾病治疗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参照现代医学分科方式进行整理与归纳,分析佛教典籍中对于各项疾病治疗的方法和特点。具体而言,佛教医学的治疗理念及治疗...
[摘要]《大乘起信论》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对该书所据《楞伽经》译本是魏译还是宋译,思想主旨是属于真如缘起的一心说还是赖耶缘起的二心说,真如、...
摘要:曼巴扎仓作为藏传佛教寺院的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它在教育过程中贯穿着公益价值和医学人文教育思想,在医学实践中把藏传佛教的身、语、意概念用之于医疗叙事,从而使安多藏区的曼巴扎...
[摘要]格义作为中国佛教早期的一种解经方式,采用儒道概念来解释佛教,对于佛教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正面影响,但在流传中也出现了违背佛教根本思想的倾向。随着佛教经论的翻译逐...
【书评】佛教东传是我国对外交流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就其宗教影响而言,一方面借由佛教徒的不断传法实践,佛教逐渐...
摘要:在佛教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发生在唐武宗时期的灭佛事件是佛教在中国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外来宗教,佛教在经济上与世俗社会矛盾重重,在政治上与封建王权不断抗争,在文化上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