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论文

  • 卢忠帅:具德弘礼灵隐事略论文

    卢忠帅:具德弘礼灵隐事略论文

    摘要具德弘礼主持灵隐寺期间,历时十八年,募化筹资重建灵隐寺;沿袭元、明禅风,开堂说法,广受缁俗皈依;以方丈香资,购置山地。经其努力,灵隐寺梵刹庄严,古风重振,一跃而居“东南之冠...
  • 周黄琴:晚明《楞严》之诤与诠释依据问题——以云栖祩宏的《楞严摸象记》为例论文

    周黄琴:晚明《楞严》之诤与诠释依据问题——以云栖祩宏的《楞严摸象记》为例论文

    [摘要]无论就主体,还是意旨来看,晚明《楞严》之诠释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僧界的天台与华严甚至借诠释之机把《楞严》化为维护各自宗派的载体,从而把《楞严》之诤推向了高潮。然而作...
  • 侯坤宏:证悟与契入——对现代四大高僧修持观的观察论文

    侯坤宏:证悟与契入——对现代四大高僧修持观的观察论文

    [提要]本文主要针对:虚云和尚、印光法师、弘一法师与太虚法师等四位近代佛教人物的修持方式进行梳理,这四位现代僧人,有誉为“民国四大高僧”者。文中从∶“虚云和尚主张禅净不二”、“...
  • 李利安:中古佛教畜犬现象之探析论文

    李利安:中古佛教畜犬现象之探析论文

    [提要]佛教畜犬现象从南北朝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佛教畜犬既有僧人个人行为也有寺院集体行为,既是出于佛教的慈悲利生精神,也有其现实需要。犬在佛教的宗教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犬的异...
  • 李满:从灵山传法透视中国禅学的核心意旨论文

    李满:从灵山传法透视中国禅学的核心意旨论文

    摘要: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禅学的核心意旨蕴含在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六个理念中。对六个理念各自独立的意涵以及共同的意涵作...
  • 王水根:江西农村女性佛教信仰调研简录论文

    王水根:江西农村女性佛教信仰调研简录论文

    摘要:在信解、愿求、修行、证果四大方面,当下的江西农村女性佛教信仰个性,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农村女性佛教信仰特征,更有基于其所在地域背景差异和农村女性性别身份标签视域下的江西地方信...
  • 闫晗:无字经书论文

    闫晗:无字经书论文

    《西游记》里,师徒四人没给如来的弟子阿傩和伽叶送礼,于是得到的是一担无字经书,等他们发现之后十分气愤,感觉被欺骗了。回去找如来理论,如来说,无字经书也是好的,只是东土的人可能看...
  • 张桃枝:弘法寺与释中峰住持论文

    张桃枝:弘法寺与释中峰住持论文

    坐落在大同市新荣区饮马河畔的弘法寺一弘法寺在208国道东侧,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堡子湾村。堡子湾名字叫得远古而又写实,明朝时,村子向南有宏赐堡、会远堡,向北有得胜堡、...
  • 赵铁锌:澹归今释和尚年谱续补论文

    赵铁锌:澹归今释和尚年谱续补论文

    [摘要]澹归今释禅师是明末清初在僧俗两界都举足轻重的人物,迄今,已经有五人为他编过年谱。五种年谱中以吴天任先生所编最为详尽,2011年,安徽大学郑丹硕士对吴谱有所增补。今以新见...
  • 艾兴君:简单是一种人生修行论文

    艾兴君:简单是一种人生修行论文

    世人都有自己本来应有的样子,做好自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只有保持自己的人格,才能成就自己独特的姿态。你无需羡慕旁人,只需认识自己,遵从自己生命的轨迹,一样可以获得生命的自在,成为...
  • 王娟熔:中国佛经中的珍稀写本研究论文

    王娟熔:中国佛经中的珍稀写本研究论文

    摘要:佛教的弘法活动对经书产生了极大需求,佛经写本是满足这种需求的一种方式。写本的抄写者或者组织者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或者亲近佛教的优婆塞、优婆夷。他们抄写佛经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
  • 李学文:飞云剑论文

    李学文:飞云剑论文

    序幕宋平安躺在铺里身体一直发抖。睡在铺里的金侠斥道:“怎么搞的,你身体颤抖得太厉害了,叫我怎么睡啊?”宋平安:“对不起,打扰了你!我感到太恐怖、太可怕了!确实无法控制自己……”...
  • 赵纪彬:试论中古佛典序跋的佛家思想文化价值论文

    赵纪彬:试论中古佛典序跋的佛家思想文化价值论文

    摘要:中古佛典序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融入了大量的佛教思想,其中以性空、禅、戒律、会三归一等为代表。中古佛典序跋所融入的佛家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拓阔了佛理的保存途径,而...
  • 刘峰:禅宗现代转型的发展路向及其启示论文

    刘峰:禅宗现代转型的发展路向及其启示论文

    禅宗在近代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佛教自身革除旧弊以求发展的逻辑要求下,凭借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等固有思想蕴含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价值,通过教内外的努力与作用,在传统丛林模...
  • 林华: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与儒道的相互借鉴与影响论文

    林华: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与儒道的相互借鉴与影响论文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具有长时段历史意义并改变中国固有文化结构的文化传播活动。从重复性博弈来看,佛教以合作盈余、优势互补、最小最大相对让步等策略与儒道等文化形态进行长期博弈,逐步实现...
  • □李利安:唐时生平与著述考论文

    □李利安:唐时生平与著述考论文

    内容提要唐时是明末清初信仰佛教的一位士大夫,在学佛修持方面师承云栖祩宏,并与蕅益智旭、觉浪道盛等名僧交往密切,与明末竟陵派钟惺等文人及明末诸生也过从甚密。唐时效仿《弘明集》等佛...
  • 黄光旭:论《坛经》中的心识结构——基于对法海本与宗宝本的对比研究论文

    黄光旭:论《坛经》中的心识结构——基于对法海本与宗宝本的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法海本与宗宝本《坛经》虽然都将“六根”称作“六门”,但二者所建立起的心识结构却完全不同。法海本所主张的心识结构是自性在思量作用下生出万法,再由超越诸法及六门的物质性而生...
  • [美]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陶弘景作品中的佛教论文

    [美]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陶弘景作品中的佛教论文

    [提要]学界通常认为道教经典大量借用佛教元素的情形,主要存在于五世纪早期的灵宝经中。提出两点证据,指出我们应当重新考虑此一成见。佛教关于轮回的观念以及多重世界构成的大宇宙体系,...
  • 张峰:日本茶道中的禅意论文

    张峰:日本茶道中的禅意论文

    摘要:作为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茶文化和禅宗思想的交融发展就是重要体现。“茶禅一味”不仅是日本茶事活动中普遍存在、耳熟能详的成语,也是研...
  • 李璐:论唐代道教存思与梦论文

    李璐:论唐代道教存思与梦论文

    □哲学与文化思想研究摘要:唐代道教发展地如火如荼,其关于梦的概念和学说臻于成熟,关于存思的方法和内容也渐趋丰满。存思既是一个促成吉梦的过程,也是一个攘除恶梦的方式。存思与梦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