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玲:中古俗人临终诸相所见佛教死亡观之影响论文]()
摘要:中古时期一些有佛教信向的俗世人,深受佛教思想之影响,在临终之际表现出不同于通常的死亡迹象,即在传统世俗人眼中寂寞悲凉的离世,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却是安宁祥和、吉祥圆满。这是佛...
![王存博:论杨仁山居士佛学对晚清维新思潮的影响论文]()
摘要:杨仁山是晚清著名佛学家,被尊为中国近代佛教振兴第一人,毕生致力于佛教近代化事业,建构了近代中国居士佛教的基本格局,深刻影响了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维新派知识精英的思想。杨仁...
![赵纪彬:试论中古佛典序跋的佛典汉译阐释价值论文]()
摘要:中古佛典序跋对汉译佛典活动极为关注,论及了佛典在汉译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概括了佛典汉译的时代特征,归纳了佛典汉译的理论,揭示了佛典在汉译过程中的阙佚。中古佛典序跋对汉...
![罗勇:甘丹颇章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经过述略论文]()
摘要:从1409年至1642年,“甘丹”由教派名称发展到宫殿名称再演化为政权名称,其间经历了200余年,是“释教化导犷俗”、“为统治者教育民众”、“以佛教治世”的结果。为了生存...
![吴小丽:南泉普愿禅法的主要特点论文]()
摘要:马祖门下的三大士之一南泉普愿禅师,是晚唐时期禅宗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禅师。他的佛法理论与实践,是以大乘佛教思想为旨趣,又深入学习和继承了马祖思想体系中“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李萍:明代士人排斥佛学与相信因果报应的矛盾心态——以明代文人周复俊的《泾林杂记》为例论文]()
[摘要]随着佛教在明朝传播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文人明确的表示对佛教的不喜,却在他们的著述中不自觉的透露出佛教文化的影响,以明代文人周复俊的笔记《泾林杂记》为例,周复俊本身“独不喜...
![李满:惠能悟道偈之禅学思想阐释论文]()
提要:惠能的悟道偈虽然只有20个字,但其中蕴含着明心见性、自性、有执皆妄、心净一切净、大自由大自在等惠能禅学思想的核心理念。隐含其间的这些核心理念尚未有论者明确指出,更未有论者...
![顾毳:藏传佛教吐蕃时期中观分派再考论文]()
摘要:学界目前普遍接受印度中观学派被分为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中观自续派又分为经部行中观自续派和瑜伽行中观自续派。日本学者梶山雄一认为“应成派(Prāsangika)”和“自...
![赵显清:水峡石佛,独具神采迎四方论文]()
水峡,亦称“石佛大峡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地处人文开化崇德尊教的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李家乡、马营乡、高庙镇三乡镇交界处,属脑山森林地带。沿着京藏公路从西宁出发到乐都高速后...
![黄海燕:论黄檗文化与福清精神的契合论文]()
摘要:黄檗文化是以临济宗禅学为核心,涵括儒道思想以及书法、绘画、建筑、文学等文化领域在内的综合文化形态,因此它的当代价值超越了宗教层面,而辐射到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黄檗文化作为...
![徐 爽:天台传统礼忏仪在宋代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摘要:天台的传统礼忏仪在宋代的传承与发展可以《法华三昧忏仪》和《金光明忏法》的勘校修订为中心来解读。《法华三昧忏仪》在宋代的发展主要有《礼法华经仪式》和遵式勘定的《法华三昧忏仪...
![张燕:多少楼台烟雨中——我读《南京佛寺叙录》论文]()
南京佛寺知多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佛寺之多,到底数量几何?今天,我们找到了一本“南京佛寺不完全记录指南”,或许能够为这一疑问画上句号。南京建寺,始于三国孙吴...
![苏 畅:论天台宗的“两重能所”论文]()
摘要:“两重能所”是天台宗止观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义上讲,它是知礼在不脱离本宗传统前提下总结出的“新教法”,对理解天台教学演进十分关键;从教史上讲,其又是山家派批判山外思想...
![黄诚:学修并进经史兼综——探寻张新民先生佛学研究之学术旨趣与思想特质论文]()
摘要:张新民先生的佛学研究涉及佛教之历史、文化和思想研究诸多领域,其研究方法是将佛学研究与生命体悟相结合,研究特质为学修并进与知行不二、儒释之间与“游苑禅林”、经史兼综与中西会...
![闫艳:佛经翻译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论文]()
[摘要]佛经翻译与文学影响关系分为佛经翻译文学与佛经翻译影响文学两种。文章主要研究后者。从影响结果上来看,它又可分为民间文学影响与作家文学影响两种。民间文学影响有民间讲唱和民间...
![隆钦饶绛:法界宝藏论论文]()
[提要]《法界宝藏论》是藏传佛教大圆满法的精髓。论中以不住于相的语言,以清净自在、光明无相的胜义菩提心来阐述法界要义,界定了法界作为一切法的本初根源、一切因之因、一切果之果的地...
![任赟娟:西藏西部“阿里三围”女护法神灵多杰钦姆的图像变迁与信仰传承论文]()
内容摘要:女护法神多杰钦姆的信仰范围覆盖了古代西藏西部的“阿里三围”,时间跨度从10世纪末的佛教后弘期开始延绵至今,其历史形成和信仰演进的考证对明晰古格王统建制以及溯源藏传佛教...
![孙英刚:两个长安:唐代寺院的宗教信仰与日常饮食论文]()
摘要:任何政治、社会、文化现象,都有其深刻的信仰、知识和思想背景。隋唐长安城区别于其他时代城市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其带有强烈的佛教都市特征,林立的寺院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前所未有的...
![张文良:《佛地经论》的法界说论文]()
[提要]《佛地经论》法界说的核心是清净法界。《佛地经论》通过“十种清净相”以及自性相、因相、果相、作业相、相应相、差别相之“六相”,对清净法界进行了说明,前者意在阐明清净法界本...
![白照杰:“吾之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新诠——中古佛道论辩语境中的“老君身体”论文]()
摘要:在中古佛道论辩的背景下,一些佛教徒针对《道德经》中“吾之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一语,对老君的神性进行质疑。佛教方面将这句话中的“吾”理解为“老君”的自指,实际是文本认知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