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塞尔认为感觉材料或质素是依靠被动综合而被组织起来的,自我在其中并没有起到主动的作用,因此是“非我之物”。但它却与自我都隶属于主体的构造,属于主体的低端状态。列维纳斯却通...
摘要:“荒谬”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中有很深刻的历史渊源,而加缪则将“荒谬”这一概念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以加缪哲学中的“荒谬”与“救赎”为主线,探讨处在荒谬之中的孤独个体何以能够实现...
【摘要】卢梭是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热爱自然,尊敬自然。作为法国启蒙学者一员的卢梭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所谓的“返回自然”指的是返回古代那种原始、古朴的生活,目的在于用太古的...
[摘要]历史研究是席勒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勒不仅创造出一种兼顾学理性和文学性的历史书写方法,还建构出人类历史发展模型,并将“审美教育”视为模型最终实现的重要途径,对现代性思想...
摘要:保罗·利科的文本诠释学在以往诠释学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他的文本诠释学以文本为中心,区别于以往的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保罗·利科的文本诠释学对...
摘要:无论在西方哲学史还是文学史上,萨特和波伏娃这对伉俪都彼此欣赏、相携一生。一部《第二性》奠定了波伏娃在西方女性主义解放运动中先驱者的地位,特别是法国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在《...
【提要】高兹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学术界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主要研究了高兹的思想定位和发展逻辑,高兹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高兹的科技观、...
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法兰西学院系列讲座中,福柯从谱系学方法出发,以“治理范式”作为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框架。从治理的视角观之,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是特殊的治理技艺,是治理实...
摘要保尔·拉法格是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开拓是一个动态演进、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遵循着由表及里的发展逻辑,从“副本”批判走向“原本”批...
摘要:关于人的存在的二元论构想,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情感生活本性的理解。它使得众多情感理论都倾向于强调情感的被动性特征,允许人们(起码是部分地)放弃对于自身情感的责任。相反,萨特...
摘要比岱把言语的直接性界定为对每个人的一种宣言,是一种被宣布的言语,并以此建构起了元结构的理论。而在现实的社会结构层面,作为言语之特殊形式的概念不仅具有客观的社会效力,而且还因...
[摘要]卢梭的启蒙思想以其批判的激进立场而著称。他不仅是启蒙运动的赞扬者和辩护者,而且也是启蒙观念的批评者和检讨者。他将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现实的道德败坏联系起来,将私有制的...
[摘要]关于法国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皮埃尔·蒲鲁东,至今学界对他的研究较多集中在他被马克思批判的《贫困的哲学》及其所有权理论上。其实,在1846年《贫困...
在法国当代汉学家系列中,朱利安(FrançoisJullien,旧译于连、余莲)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矛盾性存在,一方面他在中国思想中笔耕不辍,不断地在中国思想与欧洲思...
摘要:福柯与列斐伏尔的空间观念具有很多相似性,但他们的研究目标、理论构架和对具体问题的解释却不尽相同:在研究目标上,福柯要破除单一空间观,列斐伏尔则要建立宏观的、囊括一切的空间...
〔摘要〕纵观国内研究巴迪欧的整个思想进路,基本呈现三种主要路径:一是从哲学与它的四个前提出发,通过探讨哲学、数学、诗歌、爱和政治等方面归纳出巴迪欧思想的主要内容;二是从事件、主...
【摘要】现象学和辩证法融合的可能性及方式,是关系到哲学内在统一性的重大问题。萨特的基本经验是,自在和自为的非实体化、以包容了意识的实践作为“事情本身”、以活动和体验作为将外在的...
摘要:笛卡尔质疑17世纪流行的关于动物的认识方式,以二元论为基础,采用演绎法,并借助《圣经》和神学理论,以“奥卡姆剃刀”清除了动物身上具有感觉灵魂的设定。笛卡尔认为,动物没有思...
摘要:朱利安的“间距”/“之间”植根于法国解构思潮,它是当时法国哲学家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间距”如何在精彩纷呈的法国理论中脱颖而出?这得益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启发,异质思想的催化...
摘要:在克里斯蒂娃理论中,异质性作为意指实践的驱力形式,表现了前符号态的非象征化生命冲动和本能欲望的原始特殊性,它同时强调客观世界异质元素的不可归纳性、不可概括性和不可取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