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纪洋是一位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艺术家。根植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入西方艺术、哲学的独特认识,开创了“天光净土”作品系列。在万籁齐鸣而又万化归一、万籁无声的“无上寂静”中,体...
[摘要]中古中国流行的月光童子出世为圣君的观念是在借鉴了译经中的未来佛弥勒形象后,通过中国本土伪撰的佛典塑造出来的。根据这些伪撰佛典的叙述,月光童子将在释迦佛入灭后下生人间作转...
【摘要】云南傣族的南传佛教教育填补了传统傣族社会长时期没有学校的历史,成年男子能在寺院接受正式的教育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是佛教文化深入传播的重要途径。南传佛教主要有...
【理论探索】[摘要]禅修旅游的丰富实践使研究者不断思考“什么是禅修旅游”的问题,但因组织者和活动内容的复杂性,尚未达成共识。从禅修二字的词源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禅修旅游的现有概...
摘要:天下大同是佛教要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共通,如何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中,利用好佛教这个文化符号,再利用新媒体的内容、路径进行传播,使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播到佛教国家值...
摘要: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佛教慈善事业重新进入世人的视野,受到媒体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近些年来的热点议题之一,因此得到较大的发展,一批较有影响的专著和论文不断涌...
摘要:佛教信仰体系,包括作为信仰行为的仪式及体现信仰思想的音声。本文关注历史中曾作为寺庙属民的“沙必因·努图格”,即现在的希拉穆仁镇“原住民”当下的身份认同,通过...
【摘要】汉语佛教可以分为汉译佛教与本土化的汉语佛教。早期汉译佛教经典中有大量关于孝道的思想文献。由汉译佛教代表性经典中存在的孝道思想可知,佛教中国化,至少从孝道这一伦理原则来说...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成为一种留存历史的重要方式。东藏文化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分支,对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宗教、经济、文化、艺术的发...
摘要:藏文高僧传记蕴含着深刻的宗教内涵,是毋庸置疑的。同时,高僧大德也往往是一个时代政教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于他们生平的记载,通常也与当日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相关,因此,高僧...
桑吉东知(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摘要:本文对近百年来(1916~2016年)国内外敦煌藏文写本《大乘无量寿宗要经》的整理研究进行了学术史回顾,总结已有成果呈现出的...
摘要:20世纪前期,熊十力等人开始援哲入佛,引用西方哲学理念资源与名目来对佛学进行诠释与重建,开辟了一条佛学的哲学化叙事之路。这一途径的基本特征是:借用哲学体系、概念及现代学术...
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宗教,只有实现了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更好的与我国社会主义相适应,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2017年,...
摘要:果然巴索南桑格是十五世纪萨迦派的一位学理性人物,他以独特的佛学思想和锐利的批判精神著称,对这一人物及其思想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学界甚少,国外有些学者虽有涉足,但不够深入,有...
[提要]印顺法师对唯识学派的时间观进行了质疑,按照他的看法,唯识学派的因果时间理论无法避免“中断”的过失,“同时因果”之说存在矛盾,他们必须放弃“刹那论”才能不被中观学派的观点...
[提要]佛教以缘起性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物理时间离不开事物的运动,其中并无时间实体的存在。唯识学进而把物理时间还原为心识的功能,认为现象世界不过是众生心识的变现,时间是依于色法...
摘要: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在于人间佛教,太虚极力弘扬弥勒净土信仰,倡导人间佛教,将弥勒信仰与人间佛教思想融通“入世”与“人本”的大乘利他的菩萨行精神之中,并对“成人”与“成佛”作...
摘要:“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共赢是目的,文化互通是灵魂,推动世界文明秩序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是“一带一路”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亦将带动中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大同佛教文化具有明...
摘要:契嵩思想的主流是援儒入佛,而非佛学儒化。他认为,作为出世间教,佛教也有教辅之效。另外,他对中庸和孝道的个性化诠释,以及他在《非韩》中对韩愈排佛言论的反驳,都表明他试图通过...
摘要:晚明居士佛教的成就与高僧的重视和推动密不可分。其中,憨山德清对于居士的开示和引导居功甚伟。憨山德清将与居士的交往视作济世利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晚年时期与居士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