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被认为中国古代第一善书,“善书之首”。该书仅仅一千二百余字,起句假借太上之口总领全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书中列举了人们日常行为中的善举与...
摘要:林兆恩是明代三一教的创始人,是唐宋以来三教合一思潮的集大成者。林兆恩创立的九序功法奠基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主要体现在阴阳相成、虚实相生、形神俱炼、天人合一四个方...
摘要:敦煌文书P.2865号《太上洞玄灵宝五炼生尸妙经》,是敦煌道经中关涉早期道教炼度科仪的写本,该经反映道教五炼生尸的炼度有着悠久传统。本文从道教史及斋醮科仪传承发展的宏观视...
摘要:峨眉武术源于道教文化,并在此后一段时间内不断壮大。文章基于文献以及历史材料,针对道教文化对峨眉武术的影响以及贡献加以分析。文章认为峨眉派的武术主要影响来源是道教文化,在漫...
摘要:道家是以老庄思想为源头的哲学派系。道家的宇宙观发轫于春秋,经两汉魏晋兴起,至隋唐五代成就重玄,后于明清汇融同源。道家的宇宙生成观前后相继,但不同时期观点主张不同,肇始于老...
摘要:五行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各种典籍叙述五行的顺序多种多样。通过全面梳理《中华道藏》三洞真经里的五行顺序,发现存在八种主要的五行顺序。通过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对...
内容提要《吴越春秋》中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遂以成剑的记载,折射出剑与人体在“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以及“烁身以成物”观念基础上的紧密关联。汉晋时期道经中有关“托形剑化”的记载...
摘要:汉代民间信仰的内涵十分丰富,东汉末期出现的原始道教就是在对汉代民间信仰的借鉴和改造基础上产生的。汉代民间的巫术活动、民间信仰被道教兼收并蓄,构成庞大的道教神谱体系,并奠定...
[摘要]“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先哲认识宇宙自然万物化生的核心指导思想,肇始于先秦,完备于汉代;而道教内丹医家则将“元气论”发展为“元炁论”,严格区分了“先天炁”与“后天气”的内涵...
仙歌《无上秘要》是一部百卷的道教经典,第一部中国道教类书,一般作南朝周武帝命通玄观学士编纂(另有成书于隋文帝开皇三年之说),其中包括经典、众圣、科仪、斋戒、法术等十分全面、丰富...
摘要:张宇初在道教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有“列仙之儒”的雅称。张宇初立足道教的基本立场,以三教合一的宏观视野,将宋明理学的气论、心性论,以及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和佛教的名词术语、般...
摘要:禹在先秦文献中是备受赞颂的一代圣王,他在战国时期逐渐被神话化,两汉时期的谶纬之风主要是以感生神话和接遇神仙的方式与其高度融摄,客观上为早期道教将其纳入神仙体系作了前期准备...
在庄子看来,人生于世,面临着内外各种处境,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尽的事,面对复杂的社会和偌大的世界,与之相刃相靡、互相损耗,这是不幸的、可悲的。养生不仅是养外在的形体,更是养心,养生...
摘要:西方古典学对神话与哲学之关系的研究,对研究中国古典学中的相关问题,有重要的参照意义。作为哲学传统诞生初期的一种建构性话语,在先秦道家宇宙生成论中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概念——道...
摘要:1220年七十三岁的丘处机历时三年,行程万余里,横跨数国,西行觐见成吉思汗,获得诸多特权,使全真道在元初达到了鼎盛。丘处机西行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宗教发...
摘要:沐浴科仪是台湾高屏地区拔度法事中最为常见的仪式活动。由于地域分布及法脉传承的不同,高屏地区诸家道坛可大致划分为南北两路。近年来,随着道教行业圈及相关从业人员内部交流的不断...
[摘要]黄大仙起源于金华而成名于香港,它是广府族群在港英政府长达150余年殖民统治语境里谋求身份认同,抗拒西方文明入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重要符号。香港黄大仙信仰植根于岭南...
摘要:嵩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华夏祖先就在嵩山繁衍生息,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夏商周三代,嵩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建都之地。秦汉时期,帝王开始巡祭五岳,...
摘要:宋庆龄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在她的养生之道中,有着道教养生思想的痕迹。宋庆龄的饮食养生思想、文化养生思想、音乐养生思想和道教养生思想有着渊源关系。宋庆...
【历史研究】摘要:中国古代性灵理论源远流长,自先秦诸子萌芽出“性灵”之概念,发展至明清而臻于丰富,自足成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壮观之象,其对古代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之影响甚为深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