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更化则可善治”探析——西汉立国七十年的历史反思与理论探索李英华(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0288)摘要:董仲舒回顾和反思西汉立国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对治国之道...
董仲舒对儒家哲学的新开展魏义霞(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西汉大儒董仲舒将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对儒家哲学的新开展集中体现为,通过对人副天数、天...
“天人三策”文本顺序考辨——兼论董仲舒贤良对策之年代余建平(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摘要]历代关于董仲舒贤良对策的年代问题有很多争论,但研究者对“天人三策”之间的文...
天道、身道与国体:董仲舒国家建构思想的三重维度郭敬东(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摘要:汉朝发展至武帝时期,原有的政治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各种制度...
董仲舒的人性论与教化思想探析李朦(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聊城252000)[摘要]董仲舒作为西汉儒学改造与发展的关键性人物,统合融通了先秦时期的人性同一说,并开创性地提出了...
[摘要]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致太平”的思想,都把“天下太平”作为理想的政治目标,但此时的“太平”社会理想还处于萌芽时期,“太平”思想主要还是一种“太平”观念,还没有提升为...
摘要:以往对董仲舒政治哲学的研究主要以儒学与权力的关系为中心,以民主—专制为价值预设,虽有其根据与意义,但并不足以揭示董氏著述的问题意识、逻辑结构和历史作用。面对汉帝国初期所面...
摘要:贾谊在《新书》中,就政治、伦理、社会方面,站在新的视角,对“善”进行独到分析,以“缘善”为思想主线,对汉初的价值观结构和社会状态进行了重新设计。他的“善”已经不单是“善”...
摘要: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是其整个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一统”表现了他对西汉时期历史走向的一种洞察与设计,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为社会担当的儒家思想家的政治主张。董仲舒关于“...
内容提要传统中国的本土宗教以天道信仰为核心,天子通过对全民“涵泳其德”与“鼓舞其化”而把天道信仰打造成一种具有强渗透性的“国家宗教”。汉武帝把意识形态归于一统,但至章帝钦定《白...
摘要:西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人民的身心具有规范作用,有助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及社会秩序。通过简要分析董仲舒教化思想的主要目标、原则及成就,论述董仲舒...
■历史文化摘要“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是秦汉时期的重大社会政治课题,过去学者多将其分为独立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史实多有脱节,值得重新审视。“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秦儒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儒学,先秦,儒家,荀子,董仲舒,古希腊,仁政。先秦儒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刘丰[1](2019)在《从《...
摘要:文章对青少年独立人格缺失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独立人格进行了论述,希望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关键词:青少年;人格...
【摘要】先秦两汉的女性伦理建构,是早期中国伦理建构的重要内容,也与其他人伦道德建构密切关联。西周之前的女性伦理内涵,主要源于性禁忌,具体表现为“同姓不婚”,禁止同姓乱伦和同族异...
[摘要]汉代的经权思想以公羊学为代表,主张“反经有善”。《公羊传》在强调善的结果的同时又在手段上对行权进行限制。董仲舒则以“复正”释权,并且将动机纳入对行权的考量,对行权进行更...
摘要:汉代儒学是古代儒学与阴阳家、道家、法家融合的产物。它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保留了传统儒学的仁义礼智信等实质与核心,但自身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比如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摘要]《诸子略》中揭橥的众家学术高下之别,实为晚周诸子争鸣的结果。其中“诸子出于王官”说对《周官》的附会,乃是刘歆借古文经学套路树立“学术出于王官”文化理念的有益尝试。刘歆以...
[摘要]在“富而无礼”的社会形势下,汉代社会治理思想实现了从“尊崇黄老”到“表彰六经”的理论转轨。汉武帝朝一度臻成郅治,其要旨即在遵循儒家“富而后教”观念,积极传承孔子儒学精髓...
摘要:“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极重要的两个范畴,其起源、发展与演变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复杂。二者在原发阶段分属两个系统,却都体现了事物的性质及其自然属性。“阴阳”从起初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