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群边界。笔者认为它具有移动的特征,可分为游牧部落和定居部落的边界、部落之间的边界和部落内部的边界,并存在跨边界人群。伊斯...
摘要:克里米亚战争是英国主导的同盟与俄国在欧洲大陆心脏地带进行的一场战争,使“东方问题”这一困扰欧洲体系的难题“内部化”,打破了维也纳体系的“和平”状态。“东方问题”最终成为“...
编者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更是增进理解信...
大臣的折子尹壮图生于1738年,云南蒙自人,1766年考中进士,1774年入阁任内阁学士。1788年,尹壮图的父亲尹松林去世,尹壮图守制回云南丁忧。久居京朝,一日回乡,往返数千...
摘要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观的长期渗透和冲击下,伊斯兰世界被动地进行“自我改造”。具体地说,这种“观念改造”体现为依次递进的三大方面:西方国家先是用“一族一国”的国家观,瓦解了伊...
摘要:加拿大左翼学者列奥·帕尼奇和萨姆·金丁认为,传统帝国主义理论过度强调经济和资本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性,从而犯了经济化简主义的错误。他们把国家理论引...
内容提要:在现代世界史上,民族国家体系的出现,是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民族国家以旧帝国的解体为兴起条件,但帝国是民族国家的伴随者。这注定了帝国与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与国际条约体系之...
摘要:以往对董仲舒政治哲学的研究主要以儒学与权力的关系为中心,以民主—专制为价值预设,虽有其根据与意义,但并不足以揭示董氏著述的问题意识、逻辑结构和历史作用。面对汉帝国初期所面...
[编者按]“帝国”是对人类历史影响深刻的一种政治体制。以往历史学家对“帝国”的研究,有的是出于争霸的动因,有的是出于对过去光辉历史的缅怀,有的则是出于对专制体制和殖民统治的反思...
·西方哲学前沿问题:“新帝国”研究专题·摘要:哈特、奈格里所著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论证了新帝国秩序的生成逻辑,其中有三个不可回避的关节点...
摘要:西方学界对何为当代资本主义统治形态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种形态的争论上:新帝国主义和帝国。新帝国主义仍然是一种帝国主义,它基于民族国家主权的维护作用,强调了一种以垄断资本...
·西方哲学前沿问题:“新帝国”研究专题·摘要:在19年后,我们重新来审视曾经风靡一时的哈特和奈格里的著作《帝国》,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19年后,《帝...
内容提要密尔意图超越社会契约论的传统自由主义论证模式,处理大英帝国的崛起这一重大时势必然带来的共同体内部异质多元的问题。快乐分高低的功利主义建构起承认差等的同心圆结构,为帝国奠...
摘要:《帝国》发表二十年之后,重新反思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体系的实质,对我们重新认识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帝国》中,哈特和奈格里批判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建...
摘要: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是其整个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一统”表现了他对西汉时期历史走向的一种洞察与设计,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为社会担当的儒家思想家的政治主张。董仲舒关于“...
摘要:382年的罗马-西哥特和约在经历长达近30年的演变之后,最终以罗马城的沦陷而告终。纵观这一时期西哥特人与罗马帝国的关系,伴随始终的是前者为实现自身权益和政治地位的抗争。相...
摘要:立足于比较史学的视角,看待中国帝国晚期江南地区的各大重要城市,以个人的延伸思考对《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一书进行概述和论析。关键词:比较史学;中国古代;城市史;书评南宋后,...
摘要:在当代左翼激进政治领域,美国哈特和意大利奈格里合著的“帝国”三部曲(《帝国》《诸众》和《共同体》)在新千禧年以来引发广泛的关注与反响。《帝国》尤其被视为21世纪文艺理论复...
世界史研究【摘要】关于“帝国”与“殖民”的诸多理论和判断中,戴维·菲尔德豪斯的见解值得关注。他指出约翰·霍布森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局限,合理解释马...
摘要:艾森斯塔德的《帝国的政治体系》是政治学中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重要著作。在本书中,作者借鉴了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将专制帝国制度纳为一个政治体系,分析了历史上大量专制帝国...